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不是文学,胜似文学】(济群法师)


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也十分广泛。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佛教中的许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即使单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也足以是传世力作。

佛经所展现的时空观,更是国人闻所未闻的。中国人的时空观比较狭窄,正如庄子所言,“六合之外,圣人论而不议”。而佛经阐述的时空,则为我们展现了极 为磅礴的气势。在《维摩经》中,维摩诘示病,佛陀派弟子前往问候。其居处虽仅一丈,但数百人进入后并不感拥挤,房间也未曾变大,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舍利弗进屋后转念:众人前来探病,却连坐处也没有,当于何坐?此念方起,维摩诘便询问文殊菩萨:您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处的座椅最为殊胜庄严?文殊菩萨答言:距东方三十六恒河沙国,有须弥相佛国,那里的狮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庄严美妙堪称一绝。维摩诘便示现神通之力,即刻运来千万狮子座安放于丈室之内。佛经中的叙述,是以整个宇宙为舞台,以无限时空为背景。对于不信佛教的人来说,或许只是当作神话看待。即便如此,它那开放的想象空间,也从另一个角度极大地拓展了国人的思维。

佛教典籍的体裁也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散文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即使不从信仰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早在东晋时期,即有十八高贤会集庐山,于高僧慧远法师门下同结莲社,共修净业。及至唐宋,文人好佛之风更盛。著名的王勃、王维、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文学作品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心得及生活积累,同时也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精神信仰的折射。因此,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

此外,还有部分作品直接取材于佛教或相关内容,如《西游记》便是以唐僧(玄奘三藏)西去印度取经的经历为题材。学过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之一,对汉传佛教贡献卓著。《西游记》取材于这段历史,创作中自然渗透了许多佛教思想。遗憾的是,经过部分影视作品的演绎,唐僧反而成了孙悟空、猪八戒的拙劣陪衬,未能再现历史真实。而《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笔记小说,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至于名著《红楼梦》中,则为读者展现了许多极富禅意的诗作。如果对佛教一无所知的话,势必无法正确解读这些作品。

2010年9月25日星期六

说话的艺术

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做不到的事,不要乱说;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
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别人的事,小心的说;
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
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如果对我有不满意的地方,请一定要对我说!

教育的急功近利(转贴)

“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 中国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
 

【学生】急功近利“总希望找秘诀、走捷径”

“我深刻地感受到现在许多学生对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颇。”杨玉良举了个例子:今年6月底,复旦大学邀请加拿大总督米夏埃尔·让女士来校作演讲。在互动环节,好几位学生一再追问:从海地移民到加拿大,当了总督,你是怎么成功的?

“这样的问题,粗听没什么,仔细想想,就暴露出不少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总希望找秘诀、走捷径。”杨玉良说。

还有一种现象让杨玉良印象深刻:学校邀请大学者作报告,总有些学生在报告结束后一拥而上,把事先准备好的推荐信拿出来,直截了当地说:“请您签个名,我要去美国。”杨玉良认为:“像这样不惜投机、只求成功的学生,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或者当官、做事,恐怕都不能让人放心。”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杨玉良对此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教师】心态浮躁“四处吃请,夸夸其谈”

杨玉良认为,当前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功利化心态,与当前教育过度注重知识传授,轻忽人的根本德性培养,部分教师心态功利、浮躁,缺少“身正为范”的自觉自律有关。

有些教师除了与个人科研有关的文献外,少有时间读书,布置给学生的学习资料,自己并未查证、读透,以致学生抄袭也无从发现。有些教师不仅做不到学问起点高于学生,连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也不具备。如此师道,必然危害学生的成长。

对于大学教授的“走穴之风”,杨玉良有过亲身经历。当年他还是副校长的时候,曾经参加过一个论坛,从主持人处知道一位大学教授40分钟“出场费”高达20 万元,这位教授再将当地吃请、参观过程中获得的某些案例移用到另一场演讲中,外行听来效果不错,内行听来只是夸夸其谈。这种情况在经济学家中并不罕见。“这种风气对学生的危害很大。对于教师来说,‘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杨玉良说。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也将“诚信品质”列为当代学生培养中最重要的基本素养之一。除了整个社会诚信缺失的环境影响之外,教育者自身的某些弄虚作假行为也时常带给学生不良示范。比如学校为了应付教育督导、检查而准备多套方案;家长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而写事实虚假的请假条;社会为学生“过关”而出具含有“水分”的社会实践证明,等等。

“诚信教育不在于讲了多少大道理,更加重要的是教育者用什么样的行为,影响受教育者。以虚伪行为教导诚信,结出的只能是虚伪的果实。”徐淀芳举了自己听的一堂课为例。那堂课上,老师请学生连续几个月观察记录家中的用水量。一个农民工子女诚实地回答说,家里几个月用水量都一样,水表不转,结果引来教师的指责和同学的哄笑。“教师只关注学科知识应用,却未尽到育人职责。这个孩子很可能以后再也不讲真话了。”徐淀芳说。

【教育】丰富思想 教育是“超越知识的教养”

除了外部功利性动机过强,缺乏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在徐淀芳看来,也是阻碍中国学生成才的一大病症。国外专家曾进行一项调查,发现中国的中学生选择大学专业时,绝大部分都是听从父母意见或者教师建议,很少基于个人兴趣。而国外学生正好相反。他们认为,中国学生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将缺乏持久的竞争力和创新动力。

“每周一早上7时,我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十五六岁的年纪,他们却时常一脸沉重,没精打采的。想想等待着他们的一周五天生活,每天在教室里从早坐到晚,面对的就是一道道题目、一份份试卷;从高一到高三,所有人生活单调划一,只为了考大学。想想都沉重,怎么能兴奋开心?”担任校长才一年的郑方贤,这样讲述在复旦附中推行课程改革的初衷。

从今年9月起,复旦附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只需要每天上午学习规定的语数外物化史地等课程,下午至晚上的时间,被更多留给了体育、艺术类课程、自主学习和拓展活动。每周一、三下午,来自复旦大学的教授为学生开设数理逻辑、《圣经》选读等选修课。学校在国内率先将每班人数从原来的45人减少到35人,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得到更多关注”。学校要求学生全部住宿,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多上课,而是希望能让教育延伸到他们的整个生活。

复旦附中还要求,凡进校3年以上、4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在相邻的复旦大学选修一门课程,目的主要不在于学到专业知识,而是为了让中学老师感受大学文化,逐渐摆脱多数人出身于应试教育体系的“先天不足”,以便给中学教学带来启发。

“不论是大学自主招生,还是哪个公司、行业招聘人才,往往录用的其实是那些综合素质良好的人,而不是只具有某方面特长的人。超越知识的教养,才是教育的根本。”郑方贤认为。

“多些对人的关注,立足人的终身发展,更多从学生的需要而不是教育者的需要出发设计课程,鼓励社会实践。”这是杨玉良、徐淀芳等专家共同认可的培养创新人才之道。 “在整个教育里头,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各种活动能力,更要丰富他的思想。”杨玉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

摘录自雅虎中国人民网


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

关于素食的三篇文章(转贴)

吃荤吃素是小事

佛陀时代的僧人是没有奉行终生吃素的戒条的。于是有人说,佛陀吃肉,我也吃肉。仿佛这样就可以吃得安心了。更有甚者,有些修行人为了吃肉,还要引经据典,搬出佛陀吃肉的例子。这种做法跟儒家搬出孟子的“君子远庖厨”的论调是一样的。

近代漫画大师丰子恺是个素食者,他对素食有很独到的看法:

“我也曾吃素,但我认为吃素、吃荤真是小事,无关大体。我曾作《护生 画集》,劝人戒杀。但我的护生之旨是护心,不杀蚂蚁非为爱惜蚂蚁之命,乃为爱护自己的心,使勿养成残忍。顽童无端一脚踏死群蚁,此心放大起来,就可以坐了 飞机拿炸弹来轰炸市区。故残忍心不可不戒。因为所惜非动物本身,故用“仁术”来掩耳盗铃,是无伤的。我所谓吃荤、吃素无关大体,意思就在于此。浅冗的人,执著小体,斤斤计较:洋蜡烛用兽脂做,故不宜点;猫要吃老鼠,故不宜养;没有雄鸡交合而生的蛋可以吃得。……这样地钻进牛角尖里去,真是可笑。”(《佛无灵》)

我们再回顾人们喜欢搬的两个古代例子。

一是佛陀吃肉的事。佛陀是中道主义者,他倡导的是不苦不乐的中道行, 是有通变性、宽容性、多方适应性的。即使是当世的出家人也不一定沿户乞食,是可以接受供养的;不一定睡在野外,也可以住在房舍里头;当然,接受众生的供 养,可以是素食,也可以是荤食。提婆达多曾经要挟佛陀行“五法”,五法之中有一条就是“不吃鱼和肉”,结果被佛陀否决了。为什么?众生根性不一,从修行人角度看:如一定受五法,就只能适应少数人,而反障碍了多数人出家修学;从信徒角度看,行五法也缩小了群众接触佛法的机会,因为只有备好素食的人才可以行供养之事。佛陀的悲心人们不解,却只在枝节上转,认为佛陀不反对肉食,所以安心吃肉。

再说孟子的话,恐怕也被人们断章取义地误解了。孟子那段话是对齐宣王说的。那时候孟子向他推销“仁政”,齐宣王却推说他没有仁心。孟子为了说服他就搬出一些实例。原来齐宣王曾经因为不忍心见到牛被杀前害怕的样子,下令不要杀牛;但是衅钟的仪式要用动物的血,齐宣王便令用羊取代。孟子举出这个例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因此齐宣王也是有仁心的。把孟子的话理解成君子住的地方要远离屠宰场,看不见就可以放心吃肉,这太过了吧?

吃荤吃素是小事,是个人学习扩大慈爱之心的事,外县行为本身无关修行。

作者:黄先炳博士
“素菜荤作”的起源
在素食馆点菜,常会看到这样的菜肴名目:糖醋小排骨,素烧鱼翅,素八宝鸡,糖醋素鱼,咖喱素羊……也许您会因此骂吃素的人“口清心不清”。

其实,这样的做法由来已久,古人早已骂了整千年,我们还要骂么?

吃素成为一种饮食习惯,再发展成一种文化,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印度佛教没有素食规定,这是因为僧人托钵乞食,别无选择。佛教传入了中国,到 了南朝梁代,武帝认为食肉就是杀生,他说:“僧辩所道自死肉,若如此说,鸱鸦鸠鸽,触处不死,那不见有一自死者……若非杀生,岂有死肉?”(《与周舍论断 肉 敕》),所以为了“诸僧尼作离苦因缘”,他下令寺庙一律“断酒肉”。僧人不肉食直接影响在家信众,吃素的人增加后,便促进了全素肴馔的发展。

根据文献,北魏的《齐民要术》列了“素食”一章,只介绍了11种素食,可见素食在当时还不普遍。但是到了唐代,已有花样素食,北宋还有市肆素食,也就是说 有 专营素食的店铺了。宋代吴自牧编撰的《梦粱录》,记述汴京素食已有百多种,同是宋人林洪编的《山家清供》《茹草纪事》等,已有素食谱的出现。清末的薛宝辰 编撰《素食说略》,陈列了近二百种素食的制作方法。

素菜肴的普遍化和多样化,与豆腐和面筋的制作有关。豆腐在汉代就有,面筋据说是梁武帝 首创。面筋是由植物蛋白中的麦胶蛋白和麦麸蛋白组成,不会在水中溶解,所以可塑性很高。从面筋变化出来的“加工”素菜肴,演变成“托荤”菜则是必然的了。 宋代《山家清供》有“假煎鱼”、“胜肉夹”和“素蒸鸡”等素菜荤作的记载。

明代小说《金瓶梅》有这样一段对话:“月娘道:‘奶奶,这个是 庙上送来托荤咸食。你老人家只顾用,不妨事。’杨姑娘道:‘既是素的,等老身吃。老身干净眼花了,只当做荤的来。’”玉皇庙的托荤菜“烧骨朵”竟然做得像 真的荤菜,使得茹素的杨姑娘不敢动筷,可见素菜荤做在明代已经进入了高超技巧。

后人归纳中国素菜有三大流派,两大方向。三大流派指:宫廷素菜、寺院素菜和民间素菜;两大方向指:“全素派”和“以荤托素派”。全素派主要以寺院素菜为代 表,不用鸡蛋和葱蒜等“五荤”。但是“以荤托素派”却在民间广泛流传,不忌“五荤”和蛋类,有些甚至还用海产品及动物油脂和肉汤等。民间推广素食而花心思 托荤做菜,没什么好批评的。

苏东坡有一篇短文这么写:“僧谓酒‘般若汤’,谓鱼‘木梭花’,谓鸡‘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然人有为不义,而文之以美名者,与此何 异哉?” (《僧自欺》)宋代僧人为荤菜取“雅名”,与今人为素菜取名是同出一辙的,都要教人见笑的。我们更关心的是苏轼最后的那句话——人们有不义的行为,却要合 理化自己的行为而“美名”,这才是可耻的。

作者:黄先炳博士


素叉烧的困惑

我知道有一些素食者喜欢“鬼佬斋”多于“中国斋”,因为他们认为西洋素菜的感觉比较清淡、真实,且自然。清淡也就吧了,传统中国斋菜(尤其广东斋)的确是够油的,但西洋斋菜又为甚么会比较自然而真实呢?

理由是西洋素食多取蔬果等自然材料,很少或者几乎不用斋鱼斋肉等豆制人工食品。如果要补充蛋白质的话,西菜就用芝士代替,虽然做不到肉食的质感,但也别具香味。

说得也是,有没有面筋素肉,的确构成了中西斋菜料理的极大分别。我们使用素肉的习惯使得中国斋菜比较容易保留一般中菜的传统做法。无论是百合炒素牛肉,还 是糖醋素鱼,烹调的技艺与调味的香料都不会和真肉原版有太大分别。相反地,西方斋菜则不会为了让素食者继续享受鹅肝的美味,而特别创作一些斋鹅肝出来。因 此,他们只好另辟蹊径,想办法弄出完全不模仿肉食的素菜,同时又要保留丰富饱满的味觉层次,不下于一般带肉的菜式。于是西洋素菜就要在蔬果的食材组合与处 理方式上搞创意下功夫了。

米芝莲三星名厨亚伦·帕萨(AlainPassard)曾经以龙虾和烤乳鸽名震江湖,但是自从九十年代末开始,他就逐步取消掉菜单上的肉食了。他宣布:“我做了好几年的素食者,现在更完全丧失了烹调肉类的兴趣”。即使如此,他的 “L'Arpege”仍然令很多人大跌眼镜地年年稳坐三星之位,秘诀就在于用料的讲究和创意十足的手法。例如他最有名的蔬菜盒,表面上看是个盛在酥皮面包 盒里的炖菜,其实这里头可能有多达二十种以上的蔬菜,每一种都按各自火候需要,用不同的小锅分开煮好,煮出来的菜液会另外做成复杂但又和谐的酱汁,其工序 之繁复比起他过往赖以成名的肉品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你近期没有去法国的打算,又舍得花钱吃菜,可以到香港的Spoon尝到原理相近的版本,亚伦·帕萨的素菜革命早已带动了法国食坛的新潮。不过,我们不可能天天这样子吃,所以面对现实吧,要是吃斋,你还得光顾本地的传统斋菜馆。

单从口味来讲,我完全可以理解一般人对市面广东斋菜的批评。然而在宗教的层面上,我却发现很多人的批评其实是出于误解。例如,有人会怀疑出家人怎能吃得那么油腻,似乎有违佛门清净本色。各位,请用脑子想想,嘴里的清和心里的清是两回事呀!人是杂食动物,不能没有油脂。汉传佛教的僧人们已经不吃肉了,你想他们得从甚么地方获取油分呢?

更常见的指责就是所谓的“斋口不斋心”,虽然口中无肉,但是面对一桌子素鸭素羊素叉烧,说不定还有一整只素乳猪,这能算是不杀生吗?废话!当然算。佛教徒不杀生是不想动物受苦,但这并不表示他们连吃类似于肉的豆制品的权利都没有,吃斋牛会害死一头牛吗?换句话说,斋口才是最根本最绝对的;至于斋心,难道你吃斋烧鹅就意味着你很想宰杀一头鹅吗?“斋口不斋心”的说法听起来很玄妙很有道理,其实与佛法相去甚远。我发现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是自己舍不得肉食之欲,但又要求一个舍不得令动物经受囚禁屠宰之苦的人应该毫无道理地斋得更彻底。不止荒谬,这甚至还有点虚伪吧?因为宗教理由而素食的人“斋口不斋心”,你最好自己先把肉给戒掉。

作者:梁文道

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

奔向太阳的日子(2010.09)之 - 小意外

今天负责承建新校舍的承包商调来一辆庞然大物准备开工,就停泊在斜坡上,岂知不知是斜坡太斜还是刹车没拉紧,结果轰然撞上了教师宿舍。所幸平时一向来在那边泊车的老师今天突然把车泊在别的地方,也因为上课时间没有人在那边,就只有建筑物“受伤”(包括也被压坏的地下水管的盖)。


其实建筑物的伤口应该更大的,不过归功于屋子前的积水大窟窿,结果庞然大物停在屋前,而不是冲进屋内。


据说新校舍还有一年才会建好,希望他们加紧施工。不过听说此承包商负责很多政府工程,不知能不能真的提早完成,利惠明年的莘莘学子。一间学校没有教师的办公室(教师的桌子大多在课室内)、没有科学室、没有生活技能室,电脑室、储物室和图书馆的一部分也被用作课室,毕竟这实在不理想,希望明年可以尽快改善。

素食你到底好在那里?(转贴)

关于吃素的问题也许是诸多问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影响到一个人每日的饮食生活,如果选择吃素,那将是他的饮食生活方式的完全改变。因此吃素的人有如下的问题,吃素是不是营养不足会得贫血吗?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的出家人和西藏的出家人为什么不吃素,而只有中国汉地学佛的人要吃素?现在许多居士持戒吃素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现代素食主义吃素是什么样的心理?吃素对人类有什么样的贡献?素食对社会的和谐有什么样的影响?怎样才是素食主义者?三净肉是甚麽意思?学佛的人是不是可吃三净肉?带着诸多的素食问题 让我们深刻的了解素食(素食食品)其中

一,佛陀对饮食的态度

学佛的人,首先让我们看看佛陀是甚样看待饮食问题的。在佛陀时代,佛陀的弟子们都是乞食的,他们是居无定所,到处云游弘法。在佛陀成道三个月後,佛陀的弟子很快增加到六十位,这时佛陀对他的弟子们说:“为了芸芸众生的善益,为了芸芸众生的幸福,你们去弘法吧。”就这样佛陀的弟子们以行乞弘化的生活足迹遍布了整个印度。所以佛陀在饮食方面所制的戒律是:乞到甚麽吃甚麽,不挑食,乞食时不论贫富,以平等心来接受。

有一次,卫舍离的将军西合,是耆那教的一位大居士,要想见佛,因为他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所以耆那教的教主大雄不许他去,他三次请求都被拒绝了。於是这位居士就不再请教他,而直接来见佛陀。佛陀给他讲了开示,从人天福报讲到四圣谛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理,他听了非常高兴并要求归依佛陀,做一位在家弟子。佛陀讲到“像你这样有身份、有名望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能草率做出决定。"“世尊"西合讲到“听了您这句话,我更加乐意归依佛陀,因为如果我要归依其他教派的话,他们会高举旗帜,在城中游行,高呼:西合,一位将军归依 我们了。但是佛陀却不同。"於是他再一次请求归依佛陀。佛陀表示同意并说“归依佛教後,你要继续尊敬供养你以前的师傅,耆那教之教主。"於是这位将军西合就请佛陀到他家应供。当耆那教徒听到这件事後,在佛陀到将军家应供的那一天,耆那教徒在卫舍离城中要道上高呼“将军西合屠杀了一只很大的生畜来供养乔达摩,乔达摩也知到这是为他而屠杀,但是他还要去应供,所以这样的业要记在他的名下。”其实将军西合准备甚麽样的饭菜,佛陀并不知到的,这只是耆那教徒对将军西合离开耆那教而归依佛陀的一种不满而已。於是佛陀就制定了三净肉当有人供养肉食时,乞食者应当观察,此肉是不是为我所杀,我有没有看到杀生,有没有听到杀生,是不是怀疑为我所杀。如果不是,可以接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净肉。直到今天,南传上座部国家如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的僧人仍然奉行这一条戒。所以佛陀所制这一条戒的目的是出於对一切众生慈悲的本怀,不伤害一切众生之性命。所以,即使是南传僧人,如果有人为了贪图口福而要居士供养他肉食,这也是犯戒。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并不是因为它是肉而不食,不食肉是出於佛教徙对一切众生之慈悲,因为我食肉间接地助长了杀生,所以我们不食一一切众生肉。

佛陀对饮食的态度,与他对修行的态度是一样的实行中道,避免极端。佛陀的弟子,也是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曾向佛陀建义,比丘应当严守五条戒;一,穿粪扫衣,也就是穿用从坟墓间拣来的破布缝制的衣服。二,夜宿时住在树下。三,完全素食。四,不接受居士的邀请,去家里应供。五,日中一食,即一天吃一餐。佛陀的回答是听便,愿意严守这五条戒的比丘,可以这样做。

为甚麽佛陀允许他的弟子吃三净肉呢?因为如果挑食,要吃素食,那将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和负担,同时比丘的乞食弘化生活也会受到限制,并且也影响到佛法的弘传。即使到了後来,僧团不断状大,许多大富长者向以佛陀为首的僧团捐赠了很多寺院和精舍,如只树给孤独园,还有<瞿默目犍连经>(中部第三册第1页)中提到,卫塞卡优婆夷为佛陀建筑了一座七层高的僧舍,建了好几年才完成。另外一位大银行家,库库陀也为佛陀和他的弟子建了一座大寺院,名叫库库陀寺。著名佛教学者,拉毛特(Lamotte)曾计算过,佛陀在世时,僧团拥有二十九座大的寺院:八座在王舍成,四座在卫舍离,三座在舍卫城和四座在骄娑罗。我们可以推想到,在其它地区一定也有许多大小寺院供比丘们在旅途中休息过夜。但是佛陀时代的比丘,以乞食弘化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虽然有这样多的寺院,他们还是到处云游,传播佛陀之无上教法。与佛陀同时代的耆那教也提昌戒杀,但他们把这一戒条实行到了极点,以至於呼吸时怕伤害了空气中的微生物,他们就带口罩,走路时怕伤害了路上的蚂蚁和虫子,他们就边走边用扫帚扫地,所以他们至今也未发展成为世界宗教。因此佛教的戒律重在精神,而不重在条文。这也是佛教能够传播全世界,并且能够救度无量众生的原因之一。

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一点。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在静坐时想到,佛陀制了这麽多戒条,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这很难实行。於是他起座到了佛陀那里,他说:“世尊,您制定了这麽多条戒律,我很难实行,您是不是可以修改一下呢?"於是大慈大悲的佛陀回答到:“好啊,我现在只给你一条戒,你能尊守吗?"这位比丘听了很高兴:“能,我能尊守。是甚麽戒呢?"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麽一条戒。”可见一切戒律以行善为主,以行善为目的。因为行善就是佛教徒成佛的资粮,往生的资粮。

二,素食的起因

当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时,初传来的经典大都是小乘经典,由於戒律里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僧人食肉,而且由於在印度的僧人就不以素食为主,来到中国弘法之印度的高僧大德自然也是非素食者。所以起初,中国的僧人与他们来自印度的师父一样,也是非素食者。但是由於儒家仁慈思想与孝道的影响,这时在中国僧人当中也有不少是蔬食布衣者。如《孟子》梁惠王上曰,“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是表示仁慈。第二,根据儒家的孝道,当父亲或母亲去世後,子女要服丧。服丧期间断一切肉,蔬食布衣,以表孝道。佛教受儒家的影响很大,所以这时已有许多僧尼是素食者,如道安、慧远等高僧都是素食者。这主要是出自个人的自愿,并且他们把蔬食看成是一种苦行。据日本学者诹访义纯统计,《高僧传》正续中总共记载四百九十七名高僧,其中有六十八名是素食者,占总数的百分之十三多。在此六十八名素食者中,有外籍僧人三位,印度中天竺译师求那跋陀罗,高昌僧遵,月支经师支昙龠。有意思的是求那跋陀罗在出家前就己是蔬食,而另外两位是在出家後素食的。《比丘尼传》中共记载九十五位比丘尼,其中素食者三十,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

但是後来,以菩萨思想慈悲为本之大乘佛教经典传来越来越多,如《涅盘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央掘魔罗经》等,还有《梵网经》与《首楞严经》(当然许多学者认为,後两种经是中国人伪造的)。这些经典当中都有明 文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涅盘经》中迦叶菩萨问佛“云何如来不听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迦叶又问佛这“何故先食三净肉乃至九净肉?”佛告迦叶:“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迦叶,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梵网经》云:“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种子,一切众生 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大乘入楞伽经》更进一步从因果转回的理论上阐明了食肉的过失。经中指出,众生从无量劫以来,流转於六道轮回,生生死死,轮转不息,曾经都是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戚,如何忍心取食而之。至此素食的经典根据理论己经完被。

南朝梁武帝萧衍(464-549)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於502年四月初八佛诞日即位,於天监十八年(519)年四月八日从戒行精严的慧约法师(452-535)受在家菩萨戒,并常自称菩萨戒弟子,於天监二十七 年(618)在台城北建同泰寺,此是武帝私寺。他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後被大臣赎回。梁武帝有感於大乘佛教的菩萨慈悲思想,积极提倡素食,於天监十年,即公元511年,颁布《断酒肉文》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从此,素食就成了中国僧人的一种优良传统与美德。中国僧人不仅把它保存了下来,而且大力倡导和发扬光大。今天世界人民逐渐认识到,素食不仅有利於健康(健康食品),而且它还有利於保护动物,环保和生态平衡。

三、素食的善益与功德

1.蔬食是健康食品,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古人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类所得之大部分的疾病是由饮食而引起。所以人们若能节制并平衡饮食,就可以减少许多生理疾玻正如聪慧法师所言:以往人们把吃素与修行相提并论,因此吃素就等於清淡俭朴,只求饱食活命之苦行。无怪乎一般人,提到吃素,总是面有为难之色。迨至近世以来,科技昌明,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为了疗治疾病,健康长寿,而不断地从医药与饮食上研究,终於发现,肉食对人体健康是害多利少,而五谷(五谷食品)、杂粮、蔬果等所谓的素食才是人类最自然无害的健康食物。近年来,医学界及营养学家,更是大力推崇“素食疗病,养生延年"的妙方,於是素食与健康划上等号,是近世纪以来大家公认的事实,也是传统素食的突破。

其实人类本来就是蔬食者,《新编素食。健康。长寿》里有这样一段描述非常好“如果人类能够扑杀一只小鸟,用牙齿撕下它仍活著的四肢,吸吮它仍温热的血而感到愉快的话,那麽我们就可以推断,人类具有肉食的本能。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串新鲜的葡萄(葡萄食品)或一盘鲜果,会使他垂涎欲滴,并且即使他并不感到饥饿,他还是可以吃得水果,因为水果(水果食品)的滋味是如此的甘美。这是人类具有素食本能反射作用的例证。"所以要想健康,就必须回归本源,回归自然,以蔬食为本。

吃肉为甚麽不好呢?

第一,动物在被屠杀时,会把许多毒素留在体内。请让我们看看下面的科学试验。在华盛顿心理实验室的试验显示,我们的恶念,如怨恨、暴怒、惊怖、及妒忌等会引起生理上的化学变化,从而产生一种毒质注入血液中。动物也是众生,当动物被捕杀时同样会产生恐惧和痛苦,这时体内的生化作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於这是生与死的挣扎,所以产的毒素也会更多,会遍布全身,使得整个尸体都被毒化了。动物身体中的毒素,包括尿酸与其它有毒的排泄物,会出现在血液中与身体组织之内。特别是当动物在为了生命而徒然地挣扎奋斗时,血液中的荷尔蒙分泌情况会亢进,而把大量的荷尔蒙留在肌肉内。同时,当动物被屠杀後,尸体中蛋白质(蛋白质食品)就会凝结并且产自我分解的酵素。很快地,一种名为“尸毒”的变性物质就形成了。美国营养机构指出:“动物尸体肉中,含有有毒的血液与其他的排泄物。”这样人吃了肉之後,自然地有毒物质也进入了人的身体。

第二,肉类中有化学毒物。现在市场上的肉类,几乎都是来自农场,如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等等。为了加速动物的成长、肥胖,改进肉类的色泽,说的更明确一点,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饲养者往往给动物饲以加有化学物质的饲料,如开胃药、抗生素、镇静剂等化学物品。如英国的疯牛病,据说就是因为给喂了甚麽化学物品。为了剌激动物成长,采取强迫喂食,注射荷尔蒙等。因此纽约时报曾经报道:“隐藏著的污染毒害,对於肉类的摄取者是一大潜在的危机,其中残留的杀虫剂、硝酸盐、荷尔蒙、抗生素以及其它的化学物品都是。"第三,在农场饲养的动物,长期生长在那种非常狭孝拥挤、没有自由、没有自然阳光,而且通风设备不好的的环境下,自然会生起各种各样的疾玻就拿养鸡来说吧,所养的鸡常常会出现脑损伤、瘫痪、内脏出血、贫血、残缺和骨质蔬松等病变。美国政府曾有报导说,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鸡群都患上了癌。而英国每年有三千六百万只肉鸡死於疾玻而且通常有许多隐藏的疾病不易被检查出来。因此,人吃了这样的肉自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病变。我们常常听一些老年 (老年食品)人讲,现在的人得的病很奇怪,我们以前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些疾病的来源就是因为人们长期吃带有各种化学制剂的食品而引起的,所以现在人们又开始回归自然,祟尚无化学填加剂的自然食品。

那麽蔬食有那些好处呢?

蔬食有两大特点:一,含维生素多。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能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维生素A能低抗传染病,是身体皮肤、眼睛(眼睛食品)、呼吸器官、消化(消化食品)器官、尿泌管道等第一防线所必须的抗体,维生素B有补充脑神经系统及联络网的免疫功能。二,含纤维质多。纤维对人体有许多好处,正如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一样,纤维质是人类的又一大发现。是人类走向健康食品的 又一个里程碑。就目前所知,就纤维质来说有以下几种好处:(1)有助於控制体重,不会发胖,又活力充沛。(2)能减少消化过程中对脂肪的吸收。(3)可以降低血液中与心脏病有密切关糸的脂肪,如胆固醇、三酸甘油(油食品)脂等的含量。(4)可以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有益於糖尿病及其它病患,。(5)本质粗糙,可以稀释大肠中的致癌物质,连带其它杂物,一齐推出体外,因此能防止肠癌的形成。(6)纤维质增加,血压(血压食品)就会降低。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许多所谓的“正常”老化,甚至可以说是缩短寿命的现象,如果多吃带纤维质的蔬食,则能有所改善,并能预防多种致命的疾病,如心脏并糖尿病(糖尿病食 品)、癌症(癌症食品)等。这也许是为甚麽许多僧人会长寿的原因之一。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分析蔬食对人的益处。血液在人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正象一个国家的交通一样,如果它的交通不发达,那麽这个家不可能发展。同样,如果一个人的血液不好,他就不会健康。根据医学来说,如果用HP为单位来测试的话,健康人的血液是七三五,显微硷性,所以微硷性的血液就是好血液。而微硷性的血液中富有钙(钙食品)和钾等矿物质。根据科学上的分析研究指出,动物性的食品多半容易使血液变酸性,而植物性的食品蔬食大多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但也有例外,如大米多含磷质,能使血液变酸),所以蔬食会使血液变微硷性,有助於身体健康。

蔬食可以抗癌。根据日本大阪大学片濑淡教授,血液若作酸性反应时,细胞即行老化,癌细胞就会扩展。如果要控制癌细胞的发展,最好是使血液现微硷性。美国德州大学的金森教授发现,在纽约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各种癌症的人数都低於其它邻镇,经研究知道该镇有一大湖,湖水中钾的含量高於它镇。金森教授又将全世界二十个国家的资料作分析,结果发现凡摄取钾量多的地区,其患癌病的人就少。癌细胞易於繁殖的对象,是偏肉食、卵及酸性食品的患者。而蔬食中含有大量的钾和钙等矿物质,会使血液变硷性。所以在美国民间,以蔬食治疗癌病的 方法甚为盛行。

2.素食使人聪明

大戴礼记云:“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古人的这种理论正在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近代日本公立众卫生院平山雄博士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发现,素食者嗜欲淡,肉食者嗜欲浓,素食者神志清,肉食者神志浊,素食者脑力敏捷,肉食者神经迟钝。根据大脑生理学上的说明,人的大脑活动力,是由脑细胞内具有正反两种力量交互作用,在大脑之中不断冲击而形成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考”。这样的冲击到了最高层,总有一方的作用获得胜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决定'。但是要使大脑细胞能够充分发挥其正反两种作用,就必须充 分供给大脑细胞所必需的养分,这种养分主要是麸酸,其次为维生素B及氧等。而食物中以完整谷物及豆类,含麸酸和各种维生素B最丰富,肉类则次之且量微。人体本身也可制造维生素B,但是如果偏食肉类,血液就会变为酸性,从而不能在体内起到造血的功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员也有类似的报道说,吃健康饮食,尤 其是全麦食物能促进脑筋化合作用,创造心灵深处的安宁幸福。所以素食的人可以获得更为健全的脑力,也才能使智慧与判断力提高。这里我们仅举两例,赵朴初老居士一生素食,今年已经是九十一高龄的人了,但是他身体还非常好,特别是头脑仍然十分清楚,思维依旧十分敏捷。印顺导师终生吃素,现在已经是八十五、六高龄的人了,但他还在忙著著书立说,度化众生。

3.素食可以减肥(减肥食品)

现代人已经认识到,“肥胖并不是福"。特别是过度的肥胖给身心都 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间接的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脏病等。而且肥胖的人行动起来十分不便,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多种减肥健身(健身食品)的组织与 活动在全世界兴盛起来。今天,可能就连那些“吹肥待嫁"地区的人们也开始不以肥胖为美了吧。有些青年的女孩子以减食来减肥,结果,最後弄得身体越来越坏, 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其实,以素食来减肥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因为蔬食中纤维质多,能减少消化过程中对脂肪的吸收,有助於控制体重,不会增加多余的赘肉而发 胖,而且会身轻如燕又活力充沛。这样既保证了正常的生活,又达到了减肥和控制体重的目的,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4.素食可以美容(美容食品)

对於素食的人来说,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有素食者容颜肤色 红光焕发,而有些素食者面黄肌瘦?这是因为,有些素者或因为信仰的原故,或因为不懂或忽视了饮食规律,而偏於某一种或几种食物,烹调过久,长期如此,身体 会缺乏各种营养,因而引起生理上的失调,各个器官不能正常操作,故而百病丛生,面黄肌瘦。这里我们要特别提醒的是,素食者一定要保持饮食平衡,每日各种蔬 菜(蔬菜食品)都吃一些,保证各种元素的摄取,那麽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其实如果一位食肉者偏食的话,也同样会百病丛生,面黄肌瘦的。

皮肤的好坏与血液有直接的关系。汗腺的作用是人体重要的新陈代谢 之一,所分泌出来的汗液内,约含有百分之一点五的固体物质。这些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食盐、尿素和乳酸等。当食肉类多时,血液中的酸性度也会增高,而血液中 的尿素和乳酸,特别是乳酸的量也增多。当这种酸一来到皮肤表面,就不停地侵蚀皮肤表面的细胞。这样受了侵害的皮肤就会变得粗糙、失去弹性,尤其是面部的皮 肤显得松弛无力,一遇冷风或被日光曝晒,皮肤马上就会裂开或发炎。

但是,蔬食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可以制造良好的微硷性血液,这样血 液中的酸就会大大减少。当我们出汗时,随汗水排出身体的有害物质也少了,不会损害皮肤了。同时钙等矿物质又能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洗掉,使血液变纯洁,从 而充分发挥其作用,皮肤自然会变得颜色红润,柔嫩光泽,使人看上去更加年青。这比现代用的各种美容药膏都要好。第一,这种办法是从根本上来做的,所以是永 久的办法,第二,不用你去另买美容药膏,可以节剩

5.素食可以除体臭

《大乘入楞伽经》中佛陀讲“大慧,食肉之人,众生见之,悉皆惊 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身体臭秽,贤圣善士,不用亲狎,是故菩萨不应食肉。"西方人以食肉为主,身体上经常带有一种身臭,所以他发明了 各种各样的香水,用香水来掩盖身上的气味。而过去的东方人一向以蔬食为主,身体上并没有甚麽怪味,所以也不需要香水来消除身臭。为甚麽食肉多会体臭呢?因 为食肉多时,体内的血液就变成了酸性。而血液里所产生的有害的酸性物质,大部分会从汗液里汾泌出来,特别是腋下的汗液汾泌出来的最多。而这些酸性物质又是 奇臭无比的,所以食肉的人会体臭。食肉者如果能减少食肉,而改为素食,那麽他的血液漫漫变为微硷性,便能把有害的酸性物质在血液中予以中和,进而改变血 质。所以排出来的汗水也不会有难闻的气味了.6.素食者体力耐久

我们大家有一个很普遍错误观念,以为辛苦的工作须要耐久的体力,非吃大鱼大肉不可。可是许多试验证明,素食者体力耐久。美国耶鲁大学的欧文菲沙教授以一组素食运动员,与校内精选的运动(运动食品)员对抗,结果表明,虽然前者未经训练,但其耐久力胜过後者两倍多。

在影坛上绰号“人猿泰山"的约翰威斯慕拉是一位驰名世界的游泳冠军,迭获世界纪录五十六次,随後五年,因年事稍长,未能再创新纪录。有一次,他参加一间疗养院游泳池开幕典礼,这时他在新池表演身手,竟获六个新纪录的好成绩。他之所有此惊人之举,因为他在练习期间,戒缀肉食,所有的食品都是他自己选择丰富的蔬菜,精力充沛,远胜昔日食肉的时候。七十年代奥林匹克世运游泳冠军茂林罗斯是一位素食者。他不但泳术名震全球,而其素食习惯亦为世所共知。罗氏两岁时开始素食,从未间断。据体育界人士讲“罗氏游泳不但速度惊人,而且耐力持久,尤其是每次比赛时的最後关头,速度加倍。"罗氏具此体力,非素食何能致此。

一位瑞典科学家,给九位运动员作一次三天的骑单车持久力的测试。 测试是先给他们营养肉食,然後再换成高级素食。当这九位运动员食营养肉食时,他们在单车上的持久力是57分钟。当经过三天的混合营养(即肉类与蔬菜混合) 时,他们的平均持久力是114分钟,以蔬食为主时,持久力是167分钟。可见蔬食的营养所产生的持久力超过肉食的三倍。

7.素食与保护生态平衡

人们都知道,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破坏生态平衡就是走向自取灭亡。目前人类的做法正是走向自取灭亡,工业化学的污染水源,空气的恶化,野生动物的捕杀,使生态开始失去平衡,所以动物不得健康存活,以致食肉者经常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人身致癌率激增,为了维护健康,人们不得不改变饮食需求。根据超市的素食传单,英国目前有七百万素食者,并且以每周两千人的速度在增长。他们吃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健康,保护动物和环保。英国最大的素食组织是“素食协会",会员有两万多人。他们的目的是促进素食,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另外,英国广播公司还出一分月刊《素食杂志》。

根据《但愿众生皆离苦》书中的报导,为了要供应美国人廉价的汉堡包,肉类工业在中南美州大量毁灭雨林,每一分钟为一百五十英亩,每小时四平方公里,相当於每天二十二万英亩,相当於美国峻岭山岗的国家公园面积,全世界每半年消失的森林面积比丹麦国土面积还要大;要成长一大片雨林可能需几百年,但要砍伐它只需要很短的时间。由於畜牧、速食工业破坏了雨林使非州雨量大减,因为每棵树每天可以把十加仑的水散发到空气中,放出的氧气可供两百人呼吸。根据报导,在美国,每一亩地的城市发展,导致七亩地开发为畜牧及种植饲养畜牧的农 地。若一个人改变他的饮食习惯,成为素食者,每年可以间接的保护一亩树林免遭砍伐。维持肉食者生存所需要的土地是维持素食者的六倍。美国加州国际能源研究组织的主席指出“要稳定地球的气候,西欧国家需要减少一半的牛肉食量。从牛肉汉堡包改为素汉堡饱,将是减少畜牧业对环球破坏的最有效的方法。"畜牧业的牛群所放出的乙烷废气比起二氧化碳造成的大气增温要高二至三倍。若地球的大气再增温七度,则南北极冰山溶化,很多陆地就会消失在冰河中。由以上的报导可知,素食对生态平衡是多麽重要。所以佛教徒吃素有著特别重要的积极向上的意义。

佛教界经常举行放生,本来的目的是非常好的,大慈大悲,救渡众生。但是方法上有点错误,因为,从市场上买来的鸟类鱼类等动物,被关在笼中或水袋中已很久,它们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了,即使放出去,成活的可能也很少,而且,这种做法同样会助长捕捉动物的行为。所以,真正的放生应当是“放下贪心,生起慈悲"。佛陀讲,贪是三毒之一。这里“贪"的概念包括很广,贪图口福是其中之一。人们大肉大鱼的吃来吃去,其不知大鱼大肉,既对自己的身体不好,又不利保护动物和环保。因此,学佛之人应当放下贪心,生起慈悲,生起智慧,从根 本上来救渡众生,用智慧来救渡众生。

8.素食者应注意饮食平衡

健康局发表的“平衡健康饮食",由圣市超市准备的“健康饮食指导"。每人每天的饮食应包括下面五种(1)面包、谷类(谷类食品)和土豆,(2)水果与蔬菜,(3)牛奶和各类奶制品,(4)豆类和坚果类,(5)带脂肪和糖类的食品。

(1)面包、谷类和土豆它包括谷类食品、面包、土豆、大米、根茎类。这一类应为饮食的三分之一。这类食品富於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很好的淀粉的来源。有可能的话,尽量选择高纤维食品,但要多喝水,并在此类食品中尽量不外加脂肪。

(2)水果与蔬菜包括各种新鲜的、冰冻的、罐装的、晒乾的以及果汁,也应为饮食的三分之一,尽量选择多类品种每日不少於五类。水果与蔬菜富於维生素和纤维,深绿色的蔬菜含铁多,柑桔类植物中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吸收铁(铁食品)。

(3)牛奶和各类奶制品,此类食品富有蛋白质和钙,应当适量摄龋

(4)豆类和坚果类,它包括各种豆类和豆制品、坚果类。此类食品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应当适量摄龋

(5)带脂肪和糖类的食品,它包括油炸的食品、油、甜食、饼乾等。此类食品应尽量少摄龋

9.学佛者是不是必需吃素?

圣严法师曾讲过,素食是佛教鼓励的事,但并不要求所有学佛的人一定要吃素。因为学佛的人吃素是出於慈悲,而慈悲又以五戒中的第一条戒“不杀生"为根本。所以学佛的人如能吃素,那是最好的事,但是,如果因为家庭的原因,或工作上的困难,不吃素也不要紧,但是不要再去杀生,也不可指挥或请他人杀生。在家中,先生或太太一方学佛要吃素,而另一方不吃素,或者是子女学佛要吃素,而父母不同意,这就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从而导致家庭不和。这时初学佛的人就可以从吃三净肉开始做起,同时,与另一方,先生或太太或者父母从科学的角 度多讲素食的现世利益,如素食有利於健康等。这样逐渐地就可以做到,对方不反对你吃素。我们一定要记住,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吃素,而吃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佛。如果因为吃素而引来了更多的烦恼与家庭的不和的话,那就失去了学佛的意义了。素食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心灵革命,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对于自己的精神宣示不再沉沦于物质的深渊。

吃素与否,关乎人对生命的态度

口腹之欲越来越不易餍足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著物质科技的突飞猛进,加上资本主义提倡消费 至上,以消费来刺激生产,以持续经济景气的循环,以致社会上流行及诱引大家「跟著感觉走」,把每个人的快感最大化,要开跑得最快的汽车,要住最舒适的房子,要穿最酷的衣服,吃的方面,则是吃口感最好的食物。看起来,好像人类是幸福多了,没想到种种「最大化」的后果,或许是能源耗劲臭氧层破洞、拥有漂亮皮毛的动物惨遭灭绝…等,以及无数的生灵以速成的方式大量孵育成功,来满足人类越来越不易餍足的口腹之欲。

物质文明虽然表面上丰美壮丽,却也使地球满目疮痍,环境品质曰益恶化,影响最巨的是人类以外的生物,包括动物、包括植物,物种多样性大量消失的程度,在整个地球数百万年的演化史上,只有在数次重大的灾难后差可比拟;而 我们不能忘记,其中有那些灾难,曾经使雄霸陆地的恐龙为之绝迹。人类的智慧会比恐龙低吗?这点虽难肯定,然而至少人类不杀生的情操,曾证明比恐龙高明。

人类有不杀的高贵情操

几年前有一个研究,引起欧美学界的讨论,内容是针对美国内战里士兵开枪的纪录做调查,发现即使是战火炽热时,也仅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武器曾经开火,不到百分之十五曾经命中。专家以此来说明人杀人的困难,即使是杀敌人,因为「敌意」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当你意识到前面不远处站著的是一个活人,无论如何还是会有相当的迟疑。这个研究证明人类的确有不杀生的高贵情操,或许并非天生的,但假使比较鼓励内省的环境能够促成这种进化,便为人类社会的永久和平提供了努力方向。

今天,诸如《脑内革命》这类的畅销书,固然从永保健(保健食品) 康的角度,来提醒大家素食对人类的好处,可是服膺素食主义所富含的意义,尚超过生理健康的层次。素食主义代表的,也是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平共处的一个开始,猪牛羊鱼鸡既不是人类生存所必需,又不是人类的敌人,我们何苦对它们咄咄相逼?何苦硬把它们带到世上来受罪?限制口腹之欲对人类发展永续的文明,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因为「和平与贪婪是永远无法共存的」(FRICFROMN语),而争战杀戮(无论对人或其他动物)无法避免的,使我们必须面对毁灭与死亡的惨境。

心向素时即已放下屠刀

素食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心灵革命。欲望不满的人,总是处在焦虑与向外索求的心理状态,他会千方百计或不惜做奸犯科去满足欲望,然而他是白忙了,因为根本无法以物质去填充心灵。一百个钟头的「血拚」(SHOPPING)也抵不上一个钟头的静思。人必须从为了衣食住行的无止境索求与焦虑中解放自己。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等于对自己的精神宣示不再沈沦于物质的深渊。

四,结论

吃素健康,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这是我们古代和现代的人的共同认识。爱惜小生命、珍爱大自然、敬仰慈爱精神选择吃素。。。。。。。我是这样选择的,吃素使我生活的更加快乐。你们怎么想的,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图片摘自www.meishij.net

2010年9月18日星期六

《觉悟》

我很喜歡這首歌,甚至百聼不厭,佛陀的一生是如此精彩,如此令人感動!



詞:張德發
曲:陳清順 池嘉健

1-2 段
青年太子 遨遊四門 生老病死 幕幕走過 深觸心灵 不禁思索 身心安頓 何處方是...

3-4 段
物質享樂無法讓你動心 毅然舍下尋道去 六年苦行無損你的决心 金剛座上悟正諦

5-8 段
觀照生命本質 無不是緣起緣生緣落緣滅 悟了 覺了

9-10 段
明星光輝下展現圓滿的智慧

奔向太阳的日子(2010.09)

这个星期五,学校假期和开斋节假期后开学的第一天,出席率竟然如此惊人(看下图):


全校的出席率只有百分之十八(全校三百五十五人,只有六十四人来上课),应该是“历史新低”了。出席率那么低是有原因的,首先那一天凌晨开始就下起了大雨(东海岸雨季开始了),很多学生家里没有车,他们是走路和骑脚踏车来上学的,雨下太大他们自然不能来了,而且雨下那么大那么冷,也有睡不醒的。第二,这是假期后开学的第一天,有些学生会忘记来上学,或者干脆自己给自己多两天假期,要不要来上学是学生自己说了算,父母多数不会勉强。

有两班一个学生都没有,包括我的班(五年级),真是哭笑不得。有些班则只有一、两位学生,情形如此,老师自己也无心上课了。下个星期面对六年级检定考试的学生呢也只有11位来上课(平时有30多位,注册的学生则有50多位),假期这么多天没来上课和补习,在家里也没有复习和做功课,恐怕他们也把一切忘得九九十十了,这试也不知要怎样考。我教六年级差班科学和英文,只有两个女生来,我觉得既然他们来了,虽然只有两个,也还是要教,免得浪费他们的时间,也珍惜他们向学的心。风雨无阻来上课的学生是宝啊,怎么舍得放弃他们!

有老师开玩笑说如果检定考试的出席率像今天那样,恐怕成绩会大幅飙升了,因为来的都是学业较好的学生。不过我是不在乎成绩的(这话不能乱讲,在别的学校会给轰到够够力,在这里也不可以给校长听到),我在乎的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如果他们可以在学校学会认真与坚持并用在生活中,那就是成功的教育了。

奔向太阳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大社会中可以见到的种种众生相,也一样可以在校园内看到。

先说校长和行政。一位校长如果眼光不够、魄力不足、行事不快、纪律不严,那这间学校多是每况愈下的。也有的校长素质不佳,说起来不是块当校长的料,也不知在什么标准之下高中状元,害苦的是全校的师生。更有的校长连自己也管不好,迟到早退、知法犯法等,更遑论要管理一间偌大的学校了。校长就如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般,学校的盛衰取决于校长如何领导和管理。再说教师,现代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做事方面,有的人光说不做,有的人说了才做,还有的边说边做、做了才说,也有做了不说,默默付出的。不管如何,只要这些教育工作者有心做教育工作,技术含量上的不足是可以原谅的,毕竟有心就会进步。最怕是存心来混一口饭吃而已,或者因为铁饭碗的关系,或者因为政治关系而上位却庸碌无为,或者看中政府的庞大拨款,那就糟糕了。

既然校园是个小社会,那自然时而风起云涌、时而平静无浪、时而暗流汹涌,久了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在这里只是要分享师生的感情和个人想法,在这奔向太阳的日子,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任何人都可以发光发热。

这里是延续旧部落格的《学校故事》。之前的故事,都可以在我的旧部落格的《学校故事》里找到。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

自力还是他力?

我有一个朋友sms了以下这个问题给我:

Bro & sis,还记得有个比喻吗?佛陀说假如有人被箭所射,他应该先治疗(求解脱),而非急着问一大堆无关紧要的问题。最近有位基督教的朋友跟我说,假如有个人掉进大海,我们应先救他而非教他游泳。这就是耶教所坚持的只要信主得救。两个比喻都很相近,朋友的意思就是说,身在大海中(罪恶)的人类是无法自救的。这个差异就在耶教是靠他力来从罪中解脱,而佛教是靠自力解脱轮回的。他的比喻好像蛮对的,但是就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可能是他们相信人是软弱的吧,而佛教就以人为本。对于这比喻,你们有何看法吗?教他游泳是来不及吗?

我的意见是:人是软弱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人类有种种缺点和问题。但是别忘了人也有无限的潜能,在佛教来说这就是“佛性”。

当有个不会游泳的人掉入大海后我们要做的当然是立刻救他起来,因为他不能自救。当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救他起来后,他的性命无恙了,我们就要教他游泳,以免下一次掉进海时再次无法自救。

耶教把人救起来后,就告诉那个不会游泳的人要常常跟着那个会游泳的人,当下次掉进海后会游泳的人可以立刻相救,这是一种做法。但对有智慧的人来说,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因为你永远只能跟随那个会游泳的人,而丧失了自我提升的机会。

另一方面,这也否定了那个不会游泳者的潜力,以为这个人是不能学会游泳的。如果这个不会游泳的人是个慧根不高的人,那他只好永远被那个会游泳的人看扁,只能永远跟随那个会游泳的人了。因此,他力的解脱不是究竟彻底的解脱,而自力解脱才是根本的解脱之道。

佛教是看到人有无限提升的可能,人类有无限的价值,人本身就是一个挖之不绝的宝藏。只是因为种种妄想和执着,因此人的种种弱点就随着因缘显露出来,进而造各种恶业,使得自己陷入轮回之苦。佛陀看到人的价值,而且佛陀本身是由人而成佛的,因此深知虽然人有种种缺失,但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佛法),人就可以摆脱软弱的束缚,把自己原有的能力开展出来,甚至成佛。这就好比一个小孩,当他小的时候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说话、不会大小便、不会做事,然后经过父母的悉心照顾和调教后,这小孩就渐渐学会了各种照顾自己的技能。直到有一天小孩长大后,他有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个时候,父母就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当人还是弱者时,我们要给予协助,并授予求生之道,但人不会永远是小孩,也不会永远是弱者。当然我们不要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傲慢自大,同时更不要小看自己而妄自菲薄。

佛教不只要立刻救人,而且还叫被救的人要去救其他人,并且把救人的本领传授给别人,使到每个人都可以救人(行菩萨道)。因此佛教非但没有否定他力,还以他力来救渡众生,因为很多众生还是需要先以他力来救渡,但佛教强调的是自力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他力解脱的话就是永远只能靠他力来“暂时”解脱。人在大海(罪恶)中,也一样可以自救,佛教中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况且,如果你真的不会游泳,你被救了,你最终想做个永远跟着一个会游泳的人(然后叫更多不会游泳的人来也一样跟着),还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游泳去救更多人?

刊于《檀香电子报》(2008)

檀青新年分享会(蔡秀慧,黄汉栋报导)

新年时挂春联现在已经不是一种时尚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春联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等。春联也叫“门对”、“春贴” 、“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新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家家户户都要 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古时候人们也用春联巧妙的表达出家里的状况。有一次,朱元璋在新年期间微服出巡,来到一户很穷的人家,看到门前贴的春联很特别,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然后没有横批。他觉得很奇怪,便问主人家这是什么意思。主人告诉朱元璋说:“我们家这么穷,当然是缺衣(一)少食(十)了。”朱元璋了解后便赏了这户穷人家很多财物。可见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没有管道向当权者申诉他们的困境,于是便有这样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今天是年初八,也是檀青在新年期间的一个聚会,为了营造新年的气氛,大家都特地穿得红彤彤,充分营造了喜气洋洋的感觉。而且,穿红衣的人还会收到一个“红包”。活动开始,我们就来一个挥春游戏,这个游戏可不简单,每组会抽到一个题目,例如“法喜”,“红包”,“舞狮”等等,组员们必须发挥想象力把题目串合成对联。这挑战还真难不到他们,一两下功夫就完成任务了。“龙飞凤舞喜迎春,狮子吼经法满门”;“法语檀香迎新岁,喜事连绵接新春”,都很有创意。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有写春联的习惯,但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写得好不好还在其次,旨在博君一笑。


除了挥春,我们还有一个分享会,大家都各自分享在新年期间所作的事。有些檀青分享他们在年二十九午夜到街头发放,将日常用品,衣服,红包派给街边的露宿者,他们都是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而且年纪都老了。现代的马来西亚人几乎都丰衣足食,古时候“缺衣少食”的情况已经渐渐减少了。然而世间还是有这一群不幸的人,这些露宿者过着流浪的日子。在天桥底下,在马路旁边,在五角基里,过着没有明天的生活。他们都是靠乞讨为生,希望这些檀青这一点点的布施可以让这些露宿者过一个温暖的新年吧!其实,布施了固然觉得很开心,也许这样的喜悦会维持一段日子。但,在我们依然开心的日子,这群不幸的人依然过着困苦的生活。我们可以帮到他们的,也只有那么一个晚上。然而,所施之物虽然微不足道,但这一份心意却是难得的。

除此之外,志勤和永华爸爸还分享他们在年初一时到檀香来参加一日修。通常在年初一,我们都会去拜年,拿红包,和朋友相聚或者干脆躲在家里观赏电视节目等等,为什么他们俩回选择共修呢?原来他们觉得新年只吃喝玩乐是每什么意义的,难得在年初一有这个闲暇,就参与共修,同时提醒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要更精进学佛与护持三宝。在新年期间,也有一些檀青到吉隆坡的东禅寺去参加新年共修法会,一来可以共修,二来又有机会和那里的师父和护法菩萨交流互动,真是一举两得。

有些檀青表示会趁新年检讨过去计划未来,希望新的一年更进步;有些檀青则表示趁机好好休息,以便储满精力在新年后继续冲刺。新年时可以和久没见面的亲朋戚友相聚,闲话家常之余也趁机关心彼此的近况,联络感情。其实在新年期间,大家都会保持最佳的礼貌,因为新年时吵架是不吉利的。如果我们每一天都有新年期间的醒觉,那每一天都会“春满人间福满门”了。

活动末了,真信法师发给每一个人一个红包,里头藏有大德的法语。感恩师父的用心,希望我们可以用心体会,并付诸在生活中。

新年你真的快乐吗?也许大家心里已有了答案。



刊于《檀香电子报》第93期(1-3-2007)
http://www.thanhsiang.org/Html/Ezine/News/Chi/2007/March/93%20YouthCNY.htm

檀香岁末大扫除有感

小时候大扫除,总会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可是却很开心,因为知道新年就快到了,而且可以拿到压岁钱。今年因工作的关系,第一次没有参与家里的清理,却和善友之家的善友们来檀香寺做岁末大扫除。虽然不能帮忙家里,可是一样很开心,因为可以为檀香寺“扫尘除垢”。

大扫除结束后,听了唯悟法师的开示,我觉得只要是邋遢的人,从环境整洁,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要清除肮脏的污垢也很容易,只要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就可以了。可是心里的污垢却不容易观察得到,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记得真信法师和檀青分享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 我们常常做了坏事,说了坏话,存了坏心,却不知道自已犯了过失。这是因为大家习以为常,没想到这样做是错的 ” 。原来日常生活中的过失,我往往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而且坏的习气一旦养成,要“扫尘除垢”的话,就不只是像打扫檀香寺那样,只需半日的工夫那么简单轻松了。

其实这次大扫除,负责底层和外围的组员都觉得工作很轻松,因为沟渠在大扫除之前已经被清理过了,我们不必费太多的力就完成了工作,实在感恩! 环境已经干净了,可是却观察不到心里的污垢是不是有减少一点点,也许我的观照能力比较弱吧。但却觉得很法喜,因为这个来自十方供养的道场可以继续保持清净庄严,为学佛的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唯悟法师说到把环境打理清净有五种功德: 使自己的心地清净;使别人的心地清净;天人护法感受到其境的清净而生起欢喜心,使到其境祥和安乐;播下清静的种子如下一生可以往生到清静的地方。记得以前朋友赠我一句:“心净即是国土净。”话虽没错,可是对凡夫如我,其境的整洁毕竟还是会影响我的心情。于是,我提醒自己只要可以保持内心和环境的清净,就可以“日日喜悦,天天开心”了,那不是天天都在过新年吗。 

刊于《檀香电子报》第92期(1-3-2007)

把握当下

在家里整理旧物时无意间发现一篇要投稿却没有寄出的文章,是大学时写的,现在这里分享:

最近趁着假期时间看了佛使比丘的《生命之囚》,书里提到每个人都关心、好奇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那就是自己死后会往生那一趣。是投生在恶趣的地狱、畜生、恶鬼、阿修罗?还是往生人、欲界天、色界天或无色界天?其实每一天我们都可能“生”到四恶趣中,佛使比丘举例说:“一个赌徒铸成大错,输光了一切财产,他立刻如大火焚身般焦虑难耐,顷刻间就在赌场堕入地狱。如果他认为只有继续赌下去才可能解决问题,即使才开始赌,就已堕入畜生道,‘生’为愚痴的畜生。而在继续赌的过程中,无法克制精神的饥渴,就会使他堕落为恶鬼。一旦他害怕输光一切,就立刻陷身阿修罗道,变成阿修罗。”

以上是举例赌徒的简单例子,说明一个人“生”为地狱众生、畜生、恶鬼、阿修罗的可能情况。佛使比丘进一步说:我们的祖先绝不是傻子,否则他们不会留下了“天堂、地狱都在人心”的隽语。但他们的后代却显然是笨人,竟以为人只有死后被装进棺材里,才会上天堂或下地狱。只要稍微检视这项观念,就知道它是多么愚蠢啊!让我们像祖先一样聪明,明白天堂地狱都在人心里,这样就够了!

记得一个朋友给我猜过一个谜语:一间高级餐厅要聘请招待员,第一个人来面试,经理问他如果有顾客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他要怎么回答?这个人说当然是先有鸡,结果这人不被录取。第二个人来面试时经理也问了同样问题,这人就说先有蛋才能有鸡,结果这人也不被录取。第三个人则给了经理一个满意的答案,到底第三个人说了些什么呢?结果我猜了很久都猜不对,于是这个朋友就公布答案了:原来第三个人告诉经理说如果顾客要蛋的话就告诉他是蛋,如果顾客要鸡的话就告诉他是鸡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把握当下,做好当下应该要做的事,而不是好高骛远,或过于顾虑。

佛使比丘和刚才的谜语都告诉我们要常常检视内心,如果此时此地没有愚痴、恐惧、饥渴,就不会做恶事、做错事,就不会再陷入恶趣中,那么死后也就不会堕入恶趣了。这是我们能力所及、能把握的当下,所以不必在意以后或死后会如何,只需要着眼眼前的事,然后一一克服,如此也等于在解决未来的事了。

《生命之囚》电子书,请点击这里

写于http://mythink1228.spaces.live.com/blog/cns!18EE68E81AE97F3A!312.entry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