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星期五

香港佛教之起源及早期发展史略(二)

2009年4月4日至29日,香港荃湾西方寺举办「首届传授三坛大戒
暨在家菩萨戒」大会,获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中联办
及香港佛教界之支持,戒子来自国内十三省及东南亚各地,
共百多人圆满受戒
【接香港佛教之起源及早期发展史略(一)

六年后,1925年秋天,大屿山宝莲禅寺开办秋期传戒;至1927年,凌云寺与宝莲禅寺,合办春、秋二季的传戒法会。香港佛教传戒法会,自凌云寺展开至宝莲禅寺,自兹以来,直至今日,从未间断(除香港沦陷期间外)。

大屿山宝莲禅寺天坛大佛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融秋法师于内地来港,初到大埔梅修精舍打佛七。后因与筏可、茂峰时相往来,时茂峰法师正兴办位于荃湾老围的东普陀讲寺,融秋法师以此因缘觅得荃湾芙蓉山现址兴建寺院,并得弟子茂清、茂常协助。建寺时期,法师亲率弟子,胼手胝足,开山擘石,三年不倒单,历尽艰辛。初时仅筑茅屋二三,后经各方助力,兴建浮屠宝殿及两厢宿舍。1932年,浮屠殿落成,定名「竹林禅院」,即作首次传戒之举。大战期间,香港沦陷。融秋法师率弟子辟土耕种,自给自足,勉度时艰。重光后,法师悲心恳切,先后两次为阵亡将士兴行水陆法会超荐。1949年,僧侣避乱南下,法师乃大开方便门,来者不拒,招待食宿。

荃湾芙蓉山竹林禅院

融秋法师素愿为竹林禅院创建一壮观庄严之大雄宝殿,以广容信众,礼佛诵经。大殿于1975年奠基兴建。惟法师为法忘身,劳瘁过甚,于1976年舍报西归。其徒众恪遵遗命,经过六年时间,完成各项工程,并于1982年落成开光。当时为香港最大的寺院。(竹林禅院现任住持为意超长老。) 

(2009年4月4日至29日,香港荃湾西方寺举办「首届传授三坛大戒暨
在家菩萨戒」大会,获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中联办及香港
佛教界之支持,戒子来自国内十三省及东南亚各地,共百多人圆满受戒。)

二、早期的香港佛教──茅蓬修行与农禅生活

据佛教研究史家记述,早期香港佛教的重心集中于大屿山。最早的静修茅蓬,首推「鹿湖精舍」;「鹿湖精舍」创建于清代光绪年九年(公元1883年),原是道教仙院「丹霞窀」(勒石原碑文),门联上之「天涯净土」,显示出当时大屿山仍属蛮荒边地,地处天之涯,海之角。

宣统二年(公元1909年),释果修法师在昂平高原,结茅蓬,名为「普明禅院」,成为昂平的开山茅蓬(注5)。同年,有叶善开女士,在姜山建「蓬瀛古洞」,又名「静室之家」,是姜山的开山静室,即今天的「观音寺」。上述是大屿山三间最早的茅蓬。之后,一呼百应,群蓬兴起。自此,国内南北,到大屿山结蓬清修者,相继不绝;山上先后建立的茅蓬,静室凡七十五间(注6)。可称为「大屿山茅蓬群」。

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佛教修道者,以山居清修为乐,在山林之间,建起了一个又个的「小茅蓬」、「小静室」,过着简朴、清淡的农禅生活。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屿山茅蓬群之风,可谓盛极一时;与此同时,在新界的荃湾、屯门、元朗、粉岭、沙田等地,也有若干寺院和静室,如静庐(即现在的观宗寺)、普宁洞(即现在的般若精舍)、慈航净院等静室先后创立。大屿山茅蓬群所开拓的是「结蓬」清修的形式,因而成为早期香港佛教的普遍特色。



在上述所有众多茅蓬、静室中,以有十方道场之称的「大茅蓬」最为著名,它就是今日地处大屿山昂平的宝莲禅寺的前身。

「大茅蓬」位于凤凰山与弥勒山之间。创建者为:大悦、顿修、悦明三位禅师(注7), 当年他们初到香港,见昂平高山平地,四面高山围绝绕,气势磅礡,灵气馥郁,堪为十方道场,于是删蔓草、除荆蓁,先筑小屋,继而盖大茅蓬种山蔬、置法器,开 单接众。十方僧人到此,分甘同味,一粒同餐,同耕同修,创立禅门规范,开启香港佛教农禅生活。香港佛教由此道接千载,汇契中原佛教主流,百丈丛林精神。 

宝莲禅寺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纪修和尚由镇江金山寺,应邀出任「大茅蓬」第一代住持,从此改名为「宝莲禅寺」,首建大木屋,用作禅堂,一切清规仪制,全部依照镇江金山寺轨范。纪修和尚堪称「登高一呼,群山响应」(注8),「大茅蓬」因而宗风远播,内地僧众纷纷慕名前来,当地许多「小茅蓬」亦来靠拢,渐渐形成了以「宝莲禅寺」为中心,以农禅生活为特征的香港早期佛教。

(未完待续)

注释

注5:民国四年三月(1915)年,普明禅院改建为石屋,详阅释慧明《大屿山志》,1956)。

注6:永明法师《香港佛教与佛寺》43页「战前大屿山茅蓬静室」一览表。)

注7:详阅释慧明《大屿山志》,1958;45-47页。

注8:详阅释慧明《大屿山志》,1958;45-47页。

作者:宽运法师

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香港佛教之起源及早期发展史略(一)

香港荃湾西方寺

前言

佛教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佛教在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时期,其教理影响及于中国文化、艺术、哲学和历史各方面;佛教信仰深入民间,与中国传统祖先信奉思想密不可分。

香港佛教是从中国传入的,所以与中国传统信仰一脉相承,成为香港市民的主要宗教。根据历史数据显示,香港佛教的发祥地,在于屯门青山一带;而佛教在香港的早期发展,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大屿山茅蓬修行时期,及从「山居佛教」迈向「城市佛教」时期。其中从二十世纪初到九十年代初,香港佛教又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兹分述如下。

一、香港佛教之发祥地──三大古剎

由于香港的地理环境,历来皆为中外往来人士及船舶的交通要点,这促使佛教早于刘宋(公元317-420年)时期经已传入香港。根据近代学者的考证,屯门和青山是古时从波斯、阿拉伯,以至印度与中南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地进入广州内陆必经之地,故佛教经海路传入中国,亦应以此路为最早。

位于屯门及元朗的杯渡寺、灵渡寺及凌云寺合称「香港三大古剎 」(注1),是香港佛教发展之根源标志。

相传,公元317年至420年间(即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刘宋元嘉年间),一位法力高深、多行神迹的印度高僧,杯渡禅师来到东莞所辖的屯门,驻锡于青山。据嘉庆本《新安县志》记载:「海上胜景也,昔刘宋杯渡禅师驻于此因名。」《柬莞县志》亦记载:「广州图径,杯渡之山,在柬莞屯门,界三百八十里。耆旧相传,昔日杯渡师来居屯门。因以为名。」历史上曾因杯渡禅师驻于香港的新界青山,而被称为「杯渡山」。正是杯渡禅师、开创了古新安县境即东莞一带的佛教之风。由此,香港佛教发祥于屯门青山。

据梁.慧皎法师《高僧传》记述,南北朝刘宋年间的杯渡禅有神异奇力,当时的人不知其姓名,但因常乘大木杯渡河,「无假风棹,轻疾如飞,俄而度岸」(注2),故称杯渡禅师。早先居留建康,初见冀州,后浮木于水、抵京。南行屯门出海后,再无返回。杯渡禅师曾以佛咒治愈久病的老妇;一夜间为佛教徒存储大量食粮;还喻言过灾年的发生,劝人行善消灾。杯渡禅师,出没无常,淡泊自甘,行踪飘忽,慈悲济世,深为后世景仰。后人为了纪念杯渡禅师,于是兴建了杯渡寺,成为香港第一间佛寺(始建于1926年)(注3),即现在的青山禅院(青山寺)。

青山禅院

今日的青山禅院仍保留着旧时风貌,山门前的对联:「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云水绕青山」,生动描述了早期佛寺的古雅雄浑,也印证东莞地方县志所述的史实。在青山山腰上,至今仍有杯渡寺、杯渡岩及杯渡禅师的石像。

新界元朗厦村,另有一座灵渡寺(建于1927年),也是因杯渡禅师驻锡此地而修建。据《新安县志.山水略》所载:「灵渡山在县南三十里,与杯渡山对峙,旧有杯渡井,亦禅师卓锡处。」灵渡寺至今仍然存在,位于元朗厦村,过去在唐、宋两个朝代都曾重修,而最近一次的重建开光是在2003年(注4)。「杯渡寺」和「灵渡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与香港文化共沧海、共桑田,既是香港佛寺的历史源头,同时也是香港文明的发源地,可以说是香港文化的如实见证者。



香港佛教历史虽可追溯到南北朝,但有据可考的佛寺,则要回溯到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至1398年)。在新界的锦田观音山麓,望族邓洪仪长子邓钦,为庶母黄氏奉佛静修,建有「凌云静室」。宣德年间(公元1426至1435年)正式建寺。其后历代皆有重建。清朝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涤尘法师重修「凌云静室」,易名为「凌云寺」。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圆光法师;光绪廿五年(公元1899年)净圆法师,曾先后卓锡于此。之后,无人住持,荒废倾颓。归乡绅邓伯球管理;邓伯球将静室辟为别墅,作休憩之所。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妙参法师来港,游览锦田观音山,深感山势雄伟,灵气钟郁;遂接受当地佛教徒之邀请,毅然允诺重建凌云寺,并说服邓伯球信奉佛教,捐出附近的土地,于是将朽屋修葺一新,成为弘扬佛法的早期道场。后来1917年,于寺侧增建首间禅堂,成立「女丛林」制度,年末接纳尼众挂单修学,成为香港开埠七十年来,第一间十方女丛林。其后,1925年大屿山宝莲禅寺;1936年,九龙志莲净苑;相继创立,成为十方丛林。

1919年春,凌云寺内地藏殿落成,寺旁之圆通寺亦建成。诸山长老会聚凌云寺,开坛传戒。香港佛教「传戒法会」由此开始。

注释

注1:萧国健《香港之三大古剎》,香港显朝书室,1977年。
注2: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神异下.杯渡传〉。
注3:叶文意〈香港早期之佛教发展〉辑于《法相学会集刊》1992年第三辑。
注4:厦村乡乡事委员会:《灵渡寺重修开光纪念特刊》(2003年1月9日)。

(未完待续)

作者:宽运法师

2010年12月26日星期日

态度决定一切

用什么态度去面对人生,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不要太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来做一个测试吧!!

---------------------------------------------------------------------------------------------------------------------------

如果令A、B、C、D……X、Y、Z这26个英文字母,

分别等于百分之1、2、3、4……24、25、26这26个数值,

那么我们就能得出如下有趣的结论。
Hard work(努力工作)

H+A+R+D+W+O+R+K

=8+1+18+4+23+15+18+11

=98%
Knowledge(知识)

K+N+O+W+L+E+D+G+E

=11+14+15+23+12+5+4+7+5

=96%
Love(爱情)

L+O+V+E

=12+5+22+5

=54%
Luck(好运)

L+U+C+K

=12+21+3+11

=47%

这些我们通常非常看重的东西都不是最圆满的,虽然它们非常重要,

那么,究竟什么能使得生活变的圆满?

---------------------------------------------------------------------------------------------------------------------------

是Money(金钱)吗?

M+O+N+E+Y

=13+15+14+5+25

=72%

是Leadership(领导力)吗?

L+E+A+D+E+R+S+H+I+P

=12+5+1+4+5+18+19+9+16

=89%

是Sex(性)吗?

S+E+X

=19+24+5

=48%


那么,什么能使生活变成100%的圆满呢?
---------------------------------------------------------------------------------------------------------------------------

答案是:Attitude(心态)

A+T+T+I+T+U+D+E

=1+20+20+9+20+21+4+5

=100%


正是我们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能够使我们的生活达到100%的圆满!

摘自從原點開始

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豆瓣)

我那上国中的女儿,她同学都管叫她23号。
她的班上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23。
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
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
唯有我们家的23号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

后来,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导,他很受伤地问女儿:
『孩子,妳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

女儿说:
『因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老公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厢。
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
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

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
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电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15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
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 『长大了,我的第一志
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
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
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
『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做晚餐,
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
回家后,他叹着气说:
『你还真打算让女儿将来当个幼儿园老师?我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

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
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

孩子也蛮懂事,漫画书不看了,剪纸班退出了,周末的懒觉放弃了。

像一只疲惫的小鸟,她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练习册,一沓沓地做。

但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
吊着点滴,在病床上,她还坚持写作业,最后引发了肺炎。
病好后,孩子的脸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试的成绩,仍然是让我们哭笑不得的23名。

后来,我们也曾试过增加营养、物质激励等等,
几次三番地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

而且,一说要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
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

恢复了她正常的作息时间,还给她画漫画的权利,
允许她继续订《儿童幽默》之类的书报,家中安稳了很久。
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
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
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两个小男孩,一个数理天才,一个英语高手,
两人同时夹住盘子上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
丰盛的美食,源源不断地摆上来,他们看都不看。
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
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
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
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
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

直到下车,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
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
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不过,他说:
『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
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
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
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普通,可是做人,实在很优秀!』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妳快要成为英雄了。』
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
『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
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
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上,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

我心上,竟是蓦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
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中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
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

何况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们还不庆幸,还不满足?
还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头地!那后面还有27名半数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们的父母
,我要如何自处呢﹖

在那些漫长的岁月,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又没学坏,我作为身教言教的父母,
能教养孩子长大成人,并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
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美好的未来?
就算她将来能当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筑师,若她心术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另:想起爸爸对我说过的话。“我不希望你成才,我只希望你能够成人。”我一直记在心里。

摘自豆瓣

2010年12月21日星期二

仁丹公立华小记趣(二)

无意间发现光明还有仁丹公立华小的报导。

每天清晨,7名仁丹公立华小的学生就会走288级楼梯到学校上课。 (图:光明日报)
288级楼梯口位于仁丹佛教会旁边。 (图:光明日报)
旧楼梯是通过警察局的路段才抵达学校,当设立了警察局
后,四周已经被篱笆围起,只好改建新楼梯取代。
(图:光明日报)
奇怪啊,怎么我以前算来算去总是有200级,报章的访问却说有288级?难道仁丹的山天天长高?或者该不会是上山时被香蕉精还是榴莲精来个鬼遮眼吧(那石级沿着50度倾斜的山坡而上,坡上种了很多香蕉和榴莲)?不过有十层楼高是没错的。想一想大家小学的时候每天要爬十层楼上下学,那一定是很好玩的吧?想当年,我每天爬上爬下那么高的石级,真是身体健康人也特别帅,呵呵...

记忆又回来了,想起来要补充一些趣事。这里的学生因为练成了“梯上飞”的绝顶轻功,连老师也不敢怠慢学生。据说有好几次,一些年级比较小和有过动倾向的学生,只要老师骂他们,他们就一溜烟爬过学校的篱笆,冲下那段十层楼高的石梯,一口气跑回家里躲起来。老师就必须到他的家里去“请”他们回来学校上课。这些小孩动若脱兔,就算老师要骂他之前蓄势待发、把内力存在丹田准备来个老虎博兔,恐怕也会慢过他们好几倍。看来,爱的教育真的很重要。

上学之前都会确保没有带漏东西,免得要跑十层楼高的石级来回一趟,单想象而已就脚软了。

报导里头有提到校工Uncle黄,其实那时我就住在他隔壁,一个慈祥有爱心的uncle,总是把校园里面的花草树木都整理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偶尔还超时工作却毫无怨言。好久没见到他了啊。

很怀念那时的光阴。看了这篇报导75岁校友廖显昌的话,在想象200多位学生和老师走在200多级的石级徐徐而上,笑语、果香、鸟叫、虫鸣,顽皮的孩子跑着追逐着,一点也不怕滑倒,真是一幅美丽温馨的画面。

政府于八十年代开设一条柏油路后,车子才可以开到学校。 (图:光明日报)

来看看一下报导:

日攀288级石阶上下课·高坡学校7小福·就是要读华小
 
(霹雳.宜力23日讯)建在仁丹新村背后一座小山上的上霹雳仁丹公立华小,创校52年来,学生天天都得攀爬一座288级依山而建的狭小石阶到校上课。这座楼梯比起吉隆坡黑风洞272级还多出16级,起码有10层楼高,尽管石阶“高不可攀”,但7名穷苦的异族学生仍嘻嘻哈哈地,天天背着两三公斤的书包爬楼梯上学去。

学生们边走边聊,有者甚至还“斗爬楼梯”,看谁比谁先登上“高峰”,玩乐间大家都忘了辛苦的滋味,对这班学生而言,爬楼梯有如在做运动,可强身健体。就曾有一名泰裔女羽球手被这288个阶梯训练出强韧的气魄及体力,不但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上霹雳单打冠军,还在州际比赛得到第三名,为校争光。如今,这座石阶已成为村内各运动员和退休人士练气、练力的好场所。

汽车可以沿着上斜坡的羊肠小径抵达学校大门,由于路面狭窄,不能让2部车子通过。 (图:光明日报)

家境好师生
乘摩多上山


仁丹学校于1919年创办时,学校借用仁丹广东会馆开课,一直到1958年转为全津贴学校后,改名为“仁丹公立华小”,并将校址迁至现址。从那时起,教职员和学生要去学校,就得爬上又高又斜的石阶。

直至八十年代政府在该村铺上柏油路后,家境中等的学生和教师这才改乘汽车或摩多骑上一公里的路程,绕半个新村前往学校,不过,村内仍有7名贫穷的学生,这几年仍风雨不改地攀爬288级依山而建的狭小石阶到校上课。

这道已有一甲子岁月的楼梯呈“L”字形,中间有一个转角,建于上世纪约五十年代。梯级高度只有逾4吋,比起一般6吋的梯级稍低,但起码也有10层楼的高度。

楼梯口位于仁丹佛教会旁边,沿途是阴凉的树林,其宽度只能容许一个成人行走,不能两人并肩同行;如果二人迎面相遇,当中一人必须侧身相让。

2名原住民、3名泰裔及2名巫裔学生每日清晨6点50分出门,然后聚集在村内的楼梯口,再结伴上山。他们只需10分钟便攀完这道楼梯,至于下山则只要7到8分钟。

校工黄锦发,每天风雨不改地上下楼梯4次。
(图:光明日报)
10分钟攀完
10楼高石阶


一般欠缺运动的城市人爬上这道长长的楼梯,必定气喘如牛,但7名学生已经习以为常,一点也不觉辛苦,他们途中不但有说有笑,有的甚至一口气到达校门,都不会感到气喘。男同学偶尔还会比赛,看看谁最快到达学校门口。

288级阶梯也是学校的训练场所,校方还曾培养出运动选手,而教练竟是校工黄锦发。

黄锦发接受《光明日报》访问时说,四五年前他栽培了一名名叫丽莎的泰裔女羽球手,丽莎不但夺取上霹雳单打冠军,还在州际比赛得到第三名。

他指出,他从年轻开始就喜爱打羽球,所以在下课后,他就会与学生练习,教授他们球技,也因此教职员都称他为“教练”。

“这道楼梯是我训练学生的场地,我安排学生从大门起跑,绕半个新村,再从楼梯回到学校,每次跑两三圈后,他们的身体自然也变得强壮了。”

退休者当运动
练到气不喘


仁丹公立华小的校友廖显仲指出,有些人会把通往学校的288级阶梯当作运动“工具”上下楼梯健身,就连退休人士也来上楼梯晨运。

“走楼梯并不辛苦,我大约10分钟就能走到学校,也不会喘气呢!”

他说,他虽然年纪已大,惟健康仍不错,其中一个因素要拜这道288级的梯级所赐,因为他过去就是经常走楼梯做运动。
黄添福:有了交替路后,已经很少学生
走楼梯上学。 (图:光明日报)
女老师:爬久后变健康

去年被派到仁丹公立华小执教的黄静慧,由于没有交通工具,头3个月她每天都必须走楼梯到学校,令她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攀爬楼梯,她总共停下歇息了3次,上气不接下气。

初爬上气不接下气

“在我报到前,校方已经提醒我,要走上约300级的楼梯才能到达校门口,我当时真的吓坏了。我记得第一次花了15分钟才抵达校门,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就当作是运动吧!”

黄静慧说,她后来买了车子后,再没有走楼梯了。

“那段日子会感觉身体比较健康,而且以往一直在城市生活,很少机会可以接触大自然,有时候,在清晨上楼梯,还会看见梯级前面有雾呢!”

她说,她很欣赏这群每天走路上课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这条长长的石阶不算是障碍,反而已经完全融入孩子们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的习惯。

“我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时,我还在一步步慢慢下楼梯时,一旁的学生在我身边蹦蹦跳跳,一眨眼就不见了,感觉他们精力充沛!”

男老师:很少生病了

23岁李昌兴去年一整年每天都走楼梯到学校去教课,在他眼中,这群学生每天背上几公斤重的书包爬楼梯,感觉就好像在练功夫。

“我开始攀爬楼梯时,感觉很喘,非常不习惯,每次用上15分钟才到学校,学生都比我还快呢!坦白说,这群学生真的是比较少生病!他们偶尔忘记带食物到学校,就要下山回家,再走一趟楼梯上来,感觉他们很辛苦。”

李昌兴坦言,他的体力初时比不上孩子,不过经过去年的“锻炼”后,健康改善了,变得很少生病。

他说,虽然他现在偶尔会跑步,但总感觉体力比不上以往走楼梯的日子。 “有时放学后,我会陪学生走楼梯,大家有说有笑,感觉轻松愉快。”

体弱校工
爬10年病好转


288级的阶梯,是56岁校工黄锦发的健康泉源。在仁丹公立华小任职校工已有10年的他,天天上下楼梯三四趟,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更换磨损的拖鞋。

令人最感惊讶的是,黄锦发过去原本身体虚弱,常患病,但自从他改吃素食和上下楼梯后,病情奇迹般地自然痊愈,再也不必吃药,身体也跟着强壮起来。

“我每天早上8时从山脚走楼梯到学校上班,9时下山回家煮饭,又攀上楼梯回到学校继续工作;放工回到家里,有时还会攀登楼梯运动,每趟不到10分钟,这个习惯维持了10年。”

廖显昌:以前200名学生一起走楼梯上学,感觉很热闹。
(图:光明日报)
曾有200学生
上山好热闹


75岁校友廖显昌还记得,当年楼梯转角曾经放着一面大镜子,让上下阶梯的学生可以透过镜子知道是否有人迎面过来,这是日据时代结束复校的第二届毕业生赠送给校方。

他说,在学校的巅峰时期,全校共有逾200名学生,都是从这道楼梯上学,热闹极了!

“那时候,在楼梯处碰上同学,大家就会聊天,甚至结伴一起走楼梯上学,累了就坐在一旁休息,我们的童年就是在楼梯说说笑笑中度过,对我来说,当年只要10分钟就到达学校了。”

铺路后学生多乘车上山

71岁校友廖显仲是仁丹公立华小第七届毕业生,他说,以前没有柏油路时,村里的孩子只能靠这道楼梯到学校,直到八十年代,政府铺上柏油路后,家长都开车或骑摩多载孩子去学校。所以,学生使用阶梯上学的“风气”已逐渐“没落”。

他提到,这条楼梯是复校后由承包商建立,属于新楼梯。

“以前旧楼梯是一直通到现在的警察局,再往前走200公尺的沙石路才到达学校大门,当警察局设立后,就改用现在的楼梯。”

据他所知,承包商是在年终假期的两个月时间完成兴建楼梯的工程,让学生在开学时使用,这道楼梯是当时学校的唯一出入的通道。

他说,旧楼梯会比较阔,梯级较少,新阶梯的梯级更多,但是距离学校更近。

另一方面,仁丹公立华小校长黄添福指出,如今有了柏油路作为交替路后,已经很少学生走楼梯上学。 “对于村内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这道楼梯是见惯不怪了。”

仁丹公立华小在最高峰时,曾有200名学生。 (图:光明日报)
剩下22学生

校友廖显昌说,在日治年代学校得上日文课,他也曾经上过,当时学校共有两班,约有60名学生,如今只剩下22名学生,让他不禁感叹起来。

他解释,村民过去都是以采锡、割胶和当小园主为生,后来锡矿价格狂泻,村民纷纷前往大城市谋生。

“如今村里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华裔只有400多人。”

諾拉(右)與哥哥丹力經過長年累月走
樓梯的“訓練”,諾拉在去年的學校
運動會得到賽跑冠軍。(圖:光明日報)
苏拉曼(左)与弟弟阿力斯,每天
联同其他同学结伴走楼梯上学。
(图:光明日报)
学生的话

练气跑出冠军

--诺拉,三年级,原住民
我住在离开学校不远的村庄,每天背着两三公斤的书包从家里走到学校,我和同学一边聊天,一边上楼梯,一点都不会感觉累,还很开心呢!由于长年累月的上楼梯,在长期“训练”下,我在去年的学校运动会得到赛跑冠军。我的身体也很健康,比起其他学生,我很少生病。

一点不觉辛苦
--丹力,五年级,原住民
有时候我还跟其他同学斗快上楼梯,我感觉很好玩,通常是马纳跑到最快。这道长长的楼梯是步行到学校的必经之路,我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结伴边走边谈
--阿力斯,四年纪,巫裔
我和五年级的哥哥苏拉曼每天从家里出发,过后与其他同学结伴上楼梯。我们边走边谈,累了就坐在楼梯一旁休息一下,偶尔也会走到喘气。

光明日报‧2010.10.23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85386
 

2010年12月19日星期日

仁丹公立华小记趣

看到星洲的报导(请看下面),记忆又慢慢回来了。我和妹妹考完SPM后曾经在仁丹公立华文小学【SJK (C) KUNG LI, Klian Intan, Perak】当过临教,当时还有42个学生,现在却只剩下22个了,是微型华小。据说仁丹公立华小在全盛时期有200多位学生,那时附近有一个锡矿场,带动当地经济,现在锡矿没落,很多居民都搬到别的地方去了,但他们的祖屋还在,华人新年时还会回去。最近还在仁丹举办了校友晚宴,据说有800多人从国内外到来参加,包括校友、从前的校长和老师、当地居民等。

记得当时中华小学的陀济中校长载我到这间学校时,真是让我目瞪口呆,原因是这间学校居然在半山,而且学生有5大种族,加上没有校长,也没有副校长(副校长请长期病假),只有两位华人老师、一位马来老师和一位临教。更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当时全校只有马来老师和书记在,其他老师都到校外开会了。第一天当临教的我,必须和那位长得甜美的马来老师轮流上课(全校学生都挤在同一班上课),还真是不知所措。后来因为老师需要代替校长的工作,需要经常开会,结果常常以复级班的方式上课,这真是特别的经验。

当天上完课我就搭巴士回家了,虽然学校状况如此,我还是没有被吓坏,决定在那边当临教。然而还有另一个更“震惊”的消息,我必须住在山脚下的大街,每天必须爬200级的石梯到学校上课,然后又爬200级石梯回到租的房子,还真是累啊!后来看着学生健步如飞的跑石梯上山下山,真是脸不红气不喘,轻功相当了得,相信武侠小说里的“草上飞”功夫也不过如此。长手长脚爬着上的老师和小手小脚飞着上的学生,真是相映成趣。

我住哪里呢?我向一位陈先生(全名忘了)租一间房间,租金才50令吉一个月,他的家就在200级石梯下来走几步就到的地方。这位陈先生人很好,没记错的话他在锡矿厂工作,常常提点第一次租房又粗枝大叶的我关于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

后来虽然没有在这个偏僻和空气异常清新的地方练成武当最高轻功“纵云梯”,但对手脚敏捷却大有帮助,身体也比较硬朗起来,肺活量也大增(就是长气咯)。我喜欢这里纯朴的民风,非常友善的居民,早上被云笼罩的校园,老是以泰语不知在说什么的泰裔学生(我猜他们说我的坏话,呵呵),大黄牛闯进校园会帮忙赶牛的印度学生,憨厚老实的马来学生,还有古灵精怪的华人学生,还有很好很亲切的老师们(吴惜银老师还有我忘了名字的老师,真抱歉)、校工们和书记,令人垂涎三尺的炸伊面,还有大街咖啡店老板年轻貌美的女儿(我喜欢去她家的咖啡店唱K,我忘了她名字,我怎么会忘了,哎哟)。

后来,一个在法情论坛认识的朋友林子健也被派到了仁丹公立华小。

下面是相关报导:

公立仁丹华小由5个种族的学生组成,形成名符其实的“一个大马”学校。 (图:光明日报)
(霹雳·宜力18日讯)微型华小之一的仁丹公立华小,虽然全校只有22名学生,但却是一个容纳5个种族和文化的“一个大马”华小,除了华裔,还有巫裔、印裔、泰裔和原住民就读。

每逢农历新年与开斋节,全体师生与家长都会聚餐庆祝,充份体现出首相提倡的一个大马精神。尤其异族学生,他们不但在入学时就被老师取了个中文名,而且对华人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及中秋节更是有所认识和了解,当念到高年班后,他们个个全都摇身变成“中华通”。

这间位于仁丹新村的华小,拥有2名华裔学生、11名巫裔、5名泰裔、2名印裔与2名原住民学生,学生之间都以中文交谈。尽管华裔学生比例不到10%,惟各族学生之间却能够融洽相处,彼此都学习互相尊重与包容。

从家乡槟城派遣到仁丹华小执教已有3年的林晓彬(25岁)告诉《光明日报》,每名异族新生在一年级入学时,班主任都会替他们取一个中文名字。

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跟教师及校工一起学习种菜,乐也融融。 (图:光明日报)

调整教科书配合非华裔

“例如,本名叫做'Tanlee'的话,老师就会将它拼音为'丹力';'malik'则是拼成'马丽'。这是要让同学知道他们是一名华校生,同学之间也会互相称呼对方的中文名字,成为一种习惯。”

林晓彬:每年的中秋节都可与5个种族学生
度过,很温馨、难忘。 (图:光明日报)
她说,由于面对九成的异族学生,老师在教授中文词汇的时候,先是以马来文解释词汇的意思,再教导学生拼音。

“当学生掌握中文词汇后,我们就会让他们重复使用,同时掌握中文与马来文,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而且也是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的好方法。”

林晓彬主要是负责教导二三年级的中文与数学科目,她坦言,比起其他小学,她在教学上需要多付几倍的精力,这是因为每名学生的程度都不一样,加上又是不同种族,导致在授课方面遇上一些难题。

“由于非华裔学生的中文程度比较差,我们只能调整教科书的内容,把学生视为幼稚园学生来教导。不过,另一边厢我们却不得不依循政府安排的教学内容去教,往往会令我们感到很矛盾。”

尽管在教学上面对困难,但让林晓彬最感到开心的是,每年的中秋节,学校五大种族学生都会与老师一同提灯笼、吃月饼、猜灯谜等等,让她觉得很温馨及难忘。

面对一群异族学生,教师在教学上需要
花心思下功夫。(图:光明日报)
乐器伴奏灵活教学

28岁林子健老师今年被调派到仁丹华小执教,他有时候会以弹吉他或教导学生敲竹筒打拍子的灵活教学法,来加强非华裔学生学习华文的能力和兴趣。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教导学生朗读中文,我会以乐器伴奏,轻松地教导学生,让他们对中文产生兴趣。”

林子健发现,异族学生的音感比华裔学生更好,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项很好的新尝试。

虽然身处在一所环境特殊的华小,来自玻璃市的林子健却信心满满地说,无论什么环境,都不要拿来比较,而是要适应它,文化是最终可以被打造出来。
“最重要是找出环境的特色,例如在一般的华小,家长都会注重孩子的学业,这对孩子造成压力,也使孩子不能快乐地学习。在这里,由于学校的规模小,学生可以更享受学习的过程,更可以发挥所长。”

教新词汇先用国语解释

林子健在教导异族学生一个新的中文字时,往往得先使用马来文解释一番。

“例如'老师',我都会先用马来文'cikgu'向学生解释一次,学生明白后,我就不再允许学生用马来文念这个词汇了。我也训练学生培养华小的文化,就是要求他们每天早上未上课前,到来办公室,以中文向老师请安,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方式。”

令林子健印象最深刻一件事是一次上课时,当他说到“kawan”(朋友)这个词汇时,学生不必他作出解释,就自动地跟身边的同学手牵手并搭起肩膀,让他很感动。

“学生能在一所多元种族的学校上课,对我来说,无形中就多了一份和谐和互相尊重,非常难得。”


虽然种族背景不同,惟念到高年班的学生已是“中华通”,在校内的庆典穿上唐装演出。 (图:光明日报)
异族生多过华裔

仁丹学校在1919年建校,当时是租借仁丹广东会馆开课。

1958年,仁丹学校成为全津贴学校后,就改为仁丹公立华小,更迁到今天的校址,1983年重建才有2座建筑物的规模,共有5间教室、一间科学室与生活技能室及食堂。

在七八十年代,仁丹公立华小共有约300名学生,还成立上霹雳县第一所拥有铜乐队的学校。九十年代开始,由于树胶价格滑落,很多以务农、割胶为生的居民迁到大城市谋生,人口外流,学生人数开始逐年减少。

当时迁移的居民以华裔居多,留下的异族家庭多过华裔家庭;据悉,目前整个仁丹共有一千八百多人,华裔只占逾四百多名,更导致仁丹公立华小的异族学生超越了华裔学生。

黄添福:我们会守着华小,永远都不放弃。
(图:光明日报)
新学年仅1巫裔报名

仁丹公立华小去年的毕业生共有7人,但是今年新生却只有4人,这教身为校长的黄添福(49岁)忧心不已。他坦言,目前学校最迫切要探讨的是“学校该如何走下去”的问题。为了拯救这所微型华小,他打算说服附近的华裔家长,以把孩子们送到仁丹公立华小就读。

“今年3月是学校为明年的新生注册日,但到目前只有一名巫裔新生报名登记。明年的情况怎么样,我也不敢说。”

他指出,一些家长因对该校失去信心,因此把孩子送到别的学校就读。 “我们会让家长看见,仁丹的情况目前已经有所改善,包括从去年的3班复级班变为今年的5个班级。”

他也说,由于全校只有22名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班的学生人数最多只有6人,最少3人,加上师资不足,因此二三年级是以复班的情形上课。

尽管如此,在仁丹公立华小只是任职一年多的黄添福,仍对这所学校还是抱着永不放弃的态度。

“我相信,大城市的人口到了一个饱和点过后,乡村的人口将会回流。所以不管情形如何糟糕,我们都会守住华小,永远都不放弃。”

目前除了校长,仁丹公立华小有7名华裔教师、2名巫裔老师、2名校工与1名书记。学校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却跟一般华小没有两样,每年除了举办文艺晚会,还会举办书法、乒乓与绘画比赛等等,让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学习。

未掌握中文
影响学术成绩

由于异族学生对于中文的掌握能力较弱,因此仁丹公立华小的整体学术成绩不算理想,校长黄添福坦言,学生的中文基础打不好,也影响了其他科目的成绩。

“学生对于中文的掌握能力不到五成,难免造成教师产生挫折感。”

黄添福发现,学生回到家里没有使用华语沟通是其中一项原因,加上很多异族家长本身不懂中文,根本无法教导孩子做功课,长久下去,对于学生学习中文的效果不大。

有鉴于此,黄添福打算近期实行“领养计划”,就是向家长提议,在晚上把孩子送来学校,让他亲自监督孩子做作业。

“原本应该由华裔学生影响异族学生的华小,如今反而被异族学生影响,这是仁丹公立华小目前面对的严峻挑战。”

他说,由于华裔学生人数太少,很多华族的优良文化如刻苦耐劳、勤奋向上的美德及特质都未能完全体现出来。

3电脑残陈旧
停办电脑班

仁丹公立华小所拥有的3台电脑,由于太陈旧,也不足以应付学生的需求,结果电脑班最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停办。

56岁董事长邓雅牙希望国州议员可以为学校添购5台电脑,以应付教学的需求。

光明日报‧2010.12.18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虽然暂时不能证实,先相信是不是也是一种好的学佛态度?

用科学试验作比喻,一班学生在做实验,他们不知道实验的结果会怎样,但是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先设定一个假设(hypothesis)。然后试验结束了,这个实验的结论(conclusion)出炉了,就对比假设和结论。如果结论符合假设,那由他们根据以往经验所作的猜测就是对的;反之,就证实了另一种状况。如果他们看了实验结果,然后不相信,就要检讨试验过程是否有没有误差(error),或者有没有符合严格的试验标准。如果有,就要相信和接受试验结果,而非以自己的成见或偏见来一味否定试验结论;反之,需要重新做过试验,并避免误差和遵守严格的标准,而非符合自己的期望而相信有错误的结论,或错误过程导致的结论。

这类似《Kalama Sutta》提到的十个原则。所以“信”是一种知见上的问题,是能不能彻底了解并证实某个见解,而没有相信与不相信的问题。但是凡夫俗子,并不像佛陀一样拥有彻底了解事件真相的智慧,也并非解脱的阿罗汉,或是证入预流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抱着某种法门(理念)可行,去实践那种法门,然后看看是否可以解脱烦恼(或解决某些疑难),如果不能,就要检讨是否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若没有那可能才是法门或者见解上的问题。这样的话,这又表现了“相信”和“不相信”,但这是在知见尚未完全完善建立起来的时候发生。因此《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在知见尚未完全完善建立起来的时候,秉着一颗向上向善的心,“相信”是必须的。

佛法是对有知见的人说的,对有知见的人来说,在还没了解之前,叫自己不疑惑,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听法就要去除心已有之“我见”,好像一个茶杯,没有清空掉留在杯里的茶,就不能装新的茶。故导师说:“信是什么?‘心净为信’,内心纯洁,不预存一些主观与私见,惟是一片纯洁无疵的心情。”但这是不是说就要放弃或者遗弃之前所学、所产生的见解?不是的,而是让那些见解不变成自己接受新知的障碍,就如《筏喻经》里面,要渡河的木筏,在渡河后不需要继续背负在身上,变成自己的负担,反而阻碍了前进的速度。

在得到新知后,重新审视和整理,去芜存菁,才能对“正见”有进一步的体证,才能有所进步。反之,佛说:「凡执着凡一事(或见解)而藐视其它事物(见解)为卑劣,智者叫这个做桎梏(缠缚)」(阿迦曼尊者《菡萏逸香》1),那就不会进步。

净信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正见,见法的目的是到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涅盘。

因此,不管相信还是不相信,佛教的“相信”永远是知见的问题2。正如做实验的假定(hypothesis),不是要不要相信这个假设的问题,而是用实验结果来证明这个假设对不对,同时对人类有什么用处。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第十六章也提到:信心是“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即深刻信解而又愿求实现的净心——这等于八正道的正见、正志。而暂时不能证实,但先相信只是一种方便,最终我们还是要通过闻、思、修来得到闻慧、思慧和修慧来确认和完善知见,以获得正见与导向涅盘。

 (图片摘自blog.hjenglish.com)

读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随笔

注:
1. 《菡萏逸香》 〖泰国 阿迦曼尊者讲 曾银湖译〗可以到http://www.dhamma.org.cn/index7-others.html下载
2. 《净信与知见》,摘录如下:
据佛的教诲,疑是五盖(五盖为:1。贪欲 2。瞋恚3。睡眠 4。掉举 5。疑)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不得如实见到真理,并能障碍一切进步。疑却不是一种罪恶,因为在佛教裹没有盲信这一条。事实上,佛教裹根本就没有其它宗教中所谓罪的观念。一切恶法的根本是无明与邪见。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定,就不可能有进步。但同样不可否认的,在没有确实明暸之前,疑是一定存在的。可是想求进步,就绝对必须袪除疑惑,又必须确实明了。

叫人不怀疑,叫人必须要信,是没有道理的。仅仅说一声「我相信」,并不能表示你己有了知与见。一个学生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到了某一阶段,他不知道该怎样演算下去。这时他就生起疑虑与惶惑。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进步。想进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须解除疑惑。而解除疑惑的门径很多。仅靠说一声「我相信」或是「我不怀疑」,并不能解决问题。强迫自己去相信与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 - -毋宁说是盲信- - -上的。但是在佛教里,重点却在「见」、「知」与「了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的。巴利文佛典里有一个字 sad-dha(梵文 sraddha),一般都译作「信」或「相信」 。但是 sa-ddha 并不是单纯的「信」,而是由确知而生之坚心。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经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来说,saddha 确含有若干「信」的成份。那是指对佛、法、僧的虔敬而言的。

根据公元四世纪顷的大佛教哲学家无着的说法,信有三种形态:(一)完全而坚定的确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见功德生宁静的喜悦,(三)欲达成某一目的的深愿。

不论怎样解释,多数宗教所了解的信(相信),都与佛教极少关涉。

一般「相信」之所以产生,全在无「见」;这包括一切见的意义在内。一旦见了,相信的问题即告消失。如果我告诉你:我握紧的掌中有一颗宝石,这就产生了信不信的问题,因为你看不见。但是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看这宝石,你亲见之后,相信的问题就无从产生了。因此,在古佛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悟时如睹掌中珍(或作庵摩罗果)。」

佛有一位叫做谟尸罗的弟子。他告诉另外一比丘说:「沙卫陀同修啊!不靠礼拜、信(相信) ,没有贪喜偏爱,不听耳食之言及传说,不考虑表面的理由,不耽于揣测的臆见,我确知、明见、生的止息即是涅盘。

佛又说:「比丘们啊!我说离垢袪染,是对有知有见的人说的,不是对无知无见的人说的啊!」

佛教的信永远是个知见的问题,不是相信的问题。佛的教诫曾被形容为 ehipasika,就是请你自己「来看」,而不是来相信。 
 
在佛典里,说到证入真理的人,到处都用「得净法眼」一词。又如「他已见道、得道、知道,深入实相,尽袪疑惑,意志坚定,不复动摇。」「以正智慧如实知见。」谈到他自己的悟道时,佛说:「眼睛生出来了,智慧生出来了,善巧生出来了,光明生出来了」。佛教里一向是智慧得正见,而不是由盲信而生信仰。

2010年12月11日星期六

出家人(梁文道)

【牛棚读书记】可能是电视剧看得太多了,有些朋友打算出家的时候,他们的家人会觉得很不可思议,纷纷追问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不开,是不是精神上出了什么毛病应该看看医生吧;「何苦」,则是他们最常用的两个字。他们大概以为想出家的人多半是生意失败了,婚姻破裂了,家人全部死光光了,然后出家孤守青灯过上比从前更苦的日子,夜夜咀嚼自己那失意的前半生。然而乔达摩教导我们离苦得乐,出家如果不是为了快乐,那就真是何苦要出家了。

真空法师就是一位快乐僧伽的典范,零七年我在一行禅师的禅修营上见到她,七十岁的老婆婆却一副不知老之将至的架势,笑咪咪地指导大家一边唱歌一边动作,一室人平均年龄四十开外,一下子好像全都回到了幼稚园,如此天真,如此放松。今年一行禅师率领梅村僧团六十多人再度访港,在湾仔平常开演唱会的场地上演讲,台下冠盖云集万人耸动,台上是两排站开的棕袍比丘比丘尼静静微笑。追随一行禅师达五十年之久的真空法师无疑是僧团里的老辈,但个子矮小的她夹在其他法师中间,朴素内敛,面带浅笑,竟然一个听话小学生似的,很不显眼,却又神奇地出众,可爱而慈悲得令人想一把抱住她,和她倾诉什么都好。奇怪一个老人怎么能老得这么美好?

报纸上都说了,今年参加一行禅师禅修营的名人特别多,其中不乏高官公务员,例如我的朋友刘细良。他后来告诉我,其中一夜他在营房里随意翻阅真空法师的自传《真爱的功课》(禅修营内可以看书吗?这好像不合规矩吧),一翻就翻到法师至友一枝梅1自焚的故事,结果他感动得立刻哭了出来。这位一枝梅可不是香港民间传奇中的「怪侠一枝梅」,而是四十多年前一位越南女青年,她自焚吁请越战双方停火,乃当时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一枝梅出殡那天,送葬行列连五公里都不止。

然而一枝梅并不是彼时唯一自焚的越南佛教徒,大家应该还记得那帧有名的照片,烈焰中一位越南比丘禅坐不动,是越战中最憾人的影像之一。有些人惊讶这位比丘禅定功夫之深,发肤俱焚,他却安然稳当,在场见证更说他脸上犹见一抹笑意。也有些人奇怪出家人怎可如此激进暴烈,自焚难道不算杀生?我读《真爱的功课》,方知当年越南僧人自焚殉身者在所多有。而这种行动不可以一般报章用语形容为「自焚抗议」,因为他们并不是在对抗谁;相反地,这是出于慈悲,希望感动交战双方放下武器,莫再造业及伤及生灵。假如好战鹰派渴饮鲜血,我且割肉相喂,直至举身天秤,只求雏雀无恙。

可惜这种舍身精神并不能感动所有人。美国支持的南越政权固然放不过这批佛教徒,喜欢把他们丢进监狱里去;后来的共产党照样把他们投进狱中,甚至更毒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长老。一行禅师的弟子们曾经在烧焦了的战场上救伤收尸,他们用竹杆举起一面小小的旗帜,想两边的枪管将它当做暂时停火的记认。不过对这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而言,停火只是一种背叛,要求停火的人全都是可疑的叛徒。不管美军和越共有多大的分歧,在这一点上他们倒是找到了共识。

据说第一个把「 engaged Buddhism」中译为「左翼佛教」的就是一行禅师,但他在六十年代左翼主导的美国进步圈子里也不是到处受欢迎的。理由是他主张越战两派同时止战,以苍生为念。许多最「进步」的美国左翼认为这等于叫越共也不要再打了,而越共要是不打,那岂不等于帮了美军大忙,所以结论是一行禅师等人乃「亲美佛教徒」。没错,「进步」份子也主张和平,但这和平是美军和平撤退,北越却不妨持续进攻,以社会主义「和平解放」全越南。这让我想起了四十年后布殊攻打伊拉克时的名言:「你要不是站在我们这边,就是站在他们那边」。佛法教我们不杀生,佛法教我们放下二元对立的执念,这都不必然是很复杂的教导,但是极右的布殊和当时极左的「进步青年」居然都觉得不杀人是个很难懂的道理。佛教杂志《tricycle》最近刊出了一篇回忆文章,追记那年头一行禅师巡回美国的往事,文章里提到禅师曾经很不客气地质问「美国和平运动为何欠缺慈悲心」,弄得一众花样青年很尴尬。是呀,慈悲就是这么困难。

真空法师的自传有一笔可堪注脚。话说1967年,南越政府派人暗杀五位「佛教青年社会服务学院」的同学,唯一幸存者报告,杀手开枪前曾经说过:「对不起,我们要杀死你们」。死去的四人全是法师好友,不少人要求她在丧礼上的挽词中谴责凶手。法师思忖:「根据佛陀的教导,人不是我们的仇敌。误解、仇恨、嫉妒和混乱才是我们的仇敌」。于是她在挽词里特别感谢杀手说的那句「对不起」,因为这句「对不起」,说明了杀手的无奈,因为「如果他们拒绝了杀人的任务,他们自己就会被杀」。最后,她说:「这就证明了你们不是甘愿杀害我们,而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迫于无奈的。我希望你们有一天也会参与我们的和平工作」。连杀人犯都要感谢,你说慈悲难不难?

真空法师这番话又让我想起了她的导师。越战过后,一行禅师随即投入救助船民的国际工作。大家晓得,南中国海上有不少海盗,他们会劫掠难民,甚至狠心杀人,事后将尸体统统丢进大海,剩下一艘狼藉空船孤独飘泊。每回收到这类消息,禅师的伙伴们都会非常伤心。有一次,大伙越说越生气,其中一人愤恨不平地喊叫:「我要杀了他们!」禅师听完大家的话,平静地说:「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海盗,他们也曾经是可爱的小孩,他们也曾经和你我一样,一定是环境迫得他们走上这条路。真是可怜啊」。

零七年我第一次听禅师开示。坦白说,他实在不像一个太会演讲的人,语气平淡,没有起伏,没有节奏感,音量也很小,内容寻常得不得了。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全场千人,不少头脸,个个见多识广;但就在那一刻,大家都被震住了,被台上这个身材瘦弱个头不高的长者震住了。我知道,因为我自己就被彻底震慑了。身为一个靠嘴巴谋生的人,也听过无数精妙演说,我以为自己懂得一点点说话的艺术,可是我还未曾见过这样的演讲。禅师说的道理实在是太平凡太简单了,正如「不要杀人」「不要愤怒」一样简单。但是为什么这些话由他说出来,就变得这么有道理这么可信呢?对呀,一加一等于二,太阳总是从东边出来,这分明都是真理,我怎么就从来没想到过呢?当下我便醒悟,关键不在这些道理,不在讲辞的谋篇用字,也不在讲者的腔调和音色,更不在他的相貌身躯,而在这个人本身。到底一个人要做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才能变成这样的人呢?慈悲的力量如此巨大,看似困难,起点却摆在面前,问题只是你走不走这一步而已。

那些朋友为什么想出家?那回亲眼目睹奇迹,我有些明白;做人就该做这样的人呀。 

摘自香港杂评

注:
1. 一枝梅,根据维基百科越南文版:Nhat Chi Mai (1934年2月20日 - 1967年5月16日),又名Phan Thi Mai或Thich Dieu Huynh。她是一位佛教徒,在越南战争时自焚以呼吁美国和越南停止战争。在她遗下的书信及诗中,一枝梅恳求佛教徒与天主教徒为和平携手合作,将基督的爱与佛陀的慈悲体现出来。真空法师这样写:「我的姊妹一枝梅并非自杀,她热爱生命。她曾受良好教育,纵使在战争期间,仍有条件过舒适的生活。她牺牲自己的生命完全为了想终止杀戮。她企图以自己的生命换取越南和平。」(Learning True Love, pp.105-106)

2010年12月10日星期五

快铁小事

看到马克的这则漫画,想起有一次在轻快铁时,有个孕妇进来车厢,站在我座位的旁边,我却一点起身让座的意思也没有,结果坐我对面的人就站起来请她坐下。其实不是我不要让座,而是那时我正在发白日梦(那样子一定很难看),对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一点概念都没有。看到一些人瞪着我,我只好头低低当作没事发生,心里一直想怎么我的站还没到!记得啊,在轻快铁别发白日梦哦!

再有一次,进了车厢坐下后,很悠然自得的把香喷喷的面包拿出来吃,突然发现对面那排的人怎么都老是瞪着我。我左看右看也没发现孕妇、残疾人士之类的,美女倒是有几个,我没做对不起人的事情嘎,于是回瞪了几眼。面包很软很香,吃饱后我的站还没到,没事做就左望右望,突然才看到“不准吃东西”的标志,登时傻了,我搭了那么多次,现在才知道原来快铁内不准吃东西啊刚才我还吃得那么香,香味还飘得那么远。。。结果这一次也像上次那样头低低当作没事发生,祈祷快铁快点到站。

后来也才知道,走电梯时要靠左,留右边的空间给人走。



马克的漫画很有趣,尤其是关于职场的,好笑又有意思,不管菜鸟、老鸟、老板还是退休人士都适合看。

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

在林连玉老师面前,抬得起头吗?(罗志昌)


1985年12月18日凌晨,林连玉老师与世长辞,那是我尚在大学一年级求学的日子,对林连玉完全不认识,第一次看到「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的字句,尔后阅读有关林连玉老师的书籍,才知道「对付破坏,最好的答覆就是建设」这精神,自己真是井底之蛙。

林连玉老师被政府褫夺公民权、吊销他的教师注册证,大家都说「政府准备饿死林连玉」,林连玉老师却很乐观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十年之后当思我!」林连玉老师为人民权益奋斗的信念,夺其公权,毁其教证,毫不影响到他意志,真正体现「贫贱不能移」和「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再读纪念林连玉老师的追悼文,写着他生前最后的一次演讲中豪迈地宣布:「我相信等待时间证明,真理终必实现。」思索这讲词,再看看林连玉老师为追求真理的坚持和奋斗的精神,确实令我们这些晚辈感到汗颜。

看看林连玉老师的所做所为,许多进步思想和多元主张早在林连玉老师领导教总的运动中实践。 50年代的殖民时期,他鼓吹国家独立,各族同心协力建国;他推动召开争取公民权大会,争取出生地公民权的权利;他倡议各族义务和权利平等,也力争华印语并列为官方语文。他坚信在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民族平等才能长治久安,团结建国。这些主张和信念,正是我们现代公民社会推动的工作,由此看出林连玉老师的先知先觉,更令人由衷佩服的是那身体力行的行动,真正知行合一,对照「讲一套,做另一套者」,林连玉老师无疑是令人难忘和信服者。

以林连玉老师所思所想所为,检视当前我国的政治和教育的形势,即便那是数十年前的事,却一点也不过时,甚至是更进步与全面。再以行动检验当前国家领导人和华教领导人的行动举止,和林连玉老师对比,让人感叹不已!掌权者狭窄的种族主义的思相仍旧不变,玩弄种族课题也变本加厉,这当然也不是什么意外;严重的是当前我们华教领导人的言行举止,到底是为华教运动加分或减分?或是在消耗前领导班子所建立的威望?

人心散了,还剩什么?

华教运动一直以来是维系着华社关怀社会和促进社会觉醒的重要的环节,在林连玉老师、沉慕羽前辈、林晃升老总等的领导下,历经举办统考和茅草行动等等的考验,建立董教总「金字招牌」的威望,也累积和凝聚了「人心」,林连玉精神一直是这当中的核心价值和追随的指引。潘永强说「人心散了,华教还剩什么呢?」。

思考当前华教运动的出路,捉紧多元路线的工作方向和实际的执行工作是重要的环节,只停留在「嘴巴」的行动或「等榴梿跌」的心态,不能解决华社、母语教育,甚至我国的政治问题。林连玉老师的年代,或有时代背景和个人的局限,但现今我们精通三语的人才不少,「不愿做」、「不肯做」、「得过且过」、「沽名钓誉」或才是我们最严重的问题。

林连玉精神,不是技术性地解决各个局部的行政问题,诚如曾庆豹博士所言,华教运动的核心是「运动」,这「运动」涵盖人民基本权益、自由平等、多元共存等价值,这不仅是母语教育的领域,更是国家构成的重事。反省华教运动,其中重要的指标是在林连玉老师面前,抬得起头吗?

作者:罗志昌
摘自《东方新闻网

2010年12月8日星期三

说说交通吧

根据《风云时报》报导:英国疯狂汽车秀《TopGear》鄙视大马第二国产车(Peroduo)和普腾汽车(Proton)。在节目上揭发了我国国产汽车的低素质,并且有意地、公开式地贬低我国汽车工业的名声,将Perodua和普腾汽车的缺点在英国民面前公诸于世。

大家可以点击《风云时报》看看那篇报道里面的视频。其实我国的汽车品质很差已不是什么新闻,只是人民没有选择,只好购买价格比较便宜的国产车。我们来看看马来西亚和美国的车价与人均收入如下(请上网参考以下车牌子的官方网站,按照1美元兑换3.15马币的兑换率来计算):

马来西亚
美国
汽车类型
价格
(马币)
人均收入
2008,美元)
汽车类型
价格
(马币)
人均收入
2008,美元)
Toyota Camry
175,000
3,780
Toyota Camry
85,000
37,610
Honda Accord
171,800
Honda Accord
75,600
Myvi
39,000
Myvi
33,700

看了这样的对比,我只不过想问:我们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可是汽车的价钱却比美国贵了一倍,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就连国产车在外国也卖得比马来西亚便宜,这实在说不过去吧?是不是摆明了政府在欺负人民?

一辆国产车Persona大约RM55,000,但若可以RM62,000(美国价钱)买到一辆Honda Civic,Persona根本卖不出去!马来西亚的汽车税特别高,国产车是不是品质和售后服务更好?相信大家心里有数,尤其是普腾的汽车品质和售后服务。我不介意Proton Saga被称呼“笨蛋傻瓜”,但不想有人比喻那是milo tin做的车,要去维修中心换个小零件也要等一、两个月。

政府真的要征收如此高的汽车税是没问题的,但却必须让人民拥有高效率和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例如轻快铁、巴士、火车、飞机等。在彭亨州北根首相的选区(不是阿狗阿猫的选区),如果没有自己的车子真是寸步难行!等巴士就是浪费青春,而且昔加末 - 关丹大道意外频频,青春事小生命事大,有车没车都苦。首相啊,我不想浪费青春苦等巴士,也不想因为驾被比喻为milo tin做的车发生意外而丧失生命。

如果政府可以做到像日本、新加坡或者中国某些大城市那样,可以不必买车就可以轻松到达任何一个地方,而且不怕巴士司机没有驾照、超速驾驶,不怕误时,不怕被巴士司机撇掉乘客,不怕......那政府不妨征收像现在那样高的汽车税。但那恐怕只是“如果”...“如果”...

人民真的没有选择吗?有的,如果政府不能改变,那只好由人民来换政府了,那是人民的选择哦。

2010年12月7日星期二

原住民的美食

看到这个题目,请先别误会,这里所说的原住民美食,不是蛇肉、蛇鞭、虎肉、虎鞭、穿山甲、刺猬、猫头鹰、鹿肉、鸟等等野味,而是家乡小食啦。很多人以为原住民天性喜欢吃野味,但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很多都很穷,没有钱没有食物,只好打那些森林里的动物的主意了。就是这间店了,从东海岸大道gambang收费站往昔加末的方向去,大约40公里就到了。两夫妇,丈夫、儿子找木材制作家具,太太、媳妇负责煮食顾店。这间店从早上七点半开到晚上十一点,晚上大约九点开始就变成karaoke娱乐中心。夫妇两人都很用心,很勤奋去经营,是原住民当中较有理想,较勤劳的一家人。

那天和一位朋友去吃晚饭,老板娘就建议我们吃ikan talapia(这种鱼华语不知道叫什么)、煎蛋三粒和一碗豆腐汤(如下图)。鱼是蒸的,华人的煮法,葱、姜、蒜都下,足够给三个人吃的,加上两人的汽水和加饭,不过二十一令吉而已,价钱相当划算。


有一次我独自到那边吃午餐,老板娘很神秘的问我要不要肉骨茶,我听了还真吃了一惊,原来她还会煮肉骨茶哦。等不多久老板娘端了一碗出来,中药材的香味漫溢,配合汤里的瘦肉,真是比八打灵旧街场出名的肉骨茶还要好吃,只输给道地的巴生肉骨茶一点而已。可惜没有拍到照片,不过那是非卖品,因为方圆五十公里以内多数都是马来居民,那是老板娘的私家菜,有缘才能吃到,呵呵。

这间店位于昔加末大道六十多公里处,弯入珍妮湖路口的附近,路口对面有Petronas油站。下面就是那间小食店的外貌,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整间店每一钉一木都是男主人亲自下手的。是很多往返关丹和昔加末的商人、罗里司机、原住民,还有我这个误原住民子弟的人喜欢光顾的地方。马来食物太油腻、太重口感、无辣不欢、无肉不欢,还是原住民煮的华人家乡味好吃。

2010年12月5日星期日

云蘭軒之美

云蘭軒,梦里不断回绕的地方,那双踏破的草鞋,每一个脚印都曾经依恋着,远去的笑声...

为了下一次
让你看到更璀璨耀绿的我
我努力地伸展...伸展...
向着太阳,永不放弃

 我蓬勃的生命力
面对生活每一个困境
心灵的力量生生不息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心不被境转
只因,心向内求

一切都那么自然地
 感染所有生命
欣欣
向荣

我跃然而立
如此独一无二

纵使
我的名字不叫“玫瑰”
我依然  芬芳

只是,那一天我们不得不离别
轰然而去的车声
至今还在耳边荡漾
还在心里荡漾

留在心里的,还有
无限的感恩

不可思议的因缘
让我遇见了你
也遇见佛陀的庄严
慈悲
安详

后记:

人生离离合合,总是在寻找幸福,然而幸福在哪里呢?
何权峰说:
你总是看着远方的星光
却遗忘了眼前的灯火
总是憧憬着未来的美好
却忽略了当下的幸福
想起了中学参与生活营的一首歌 - 天凉好个秋,送给所有第三十一届全国师范学员佛学生活营《回归原点寻佛迹》的学员
风儿刚刚吹过来,云儿就要走
有人想拉你的手,对你要挽留
来呀来,来呀就要长相守
走呀走,总有相逢的时候
风儿为谁吹过来,云儿为谁走
花儿自开水自流,天凉好个秋
来了就长相守,走了还会再相逢,不管来了走了,花开花谢,珍惜和享受当下的每一刻,每一刻都幸福·满满。

上一章:云蘭軒記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