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试验作比喻,一班学生在做实验,他们不知道实验的结果会怎样,但是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先设定一个假设(hypothesis)。然后试验结束了,这个实验的结论(conclusion)出炉了,就对比假设和结论。如果结论符合假设,那由他们根据以往经验所作的猜测就是对的;反之,就证实了另一种状况。如果他们看了实验结果,然后不相信,就要检讨试验过程是否有没有误差(error),或者有没有符合严格的试验标准。如果有,就要相信和接受试验结果,而非以自己的成见或偏见来一味否定试验结论;反之,需要重新做过试验,并避免误差和遵守严格的标准,而非符合自己的期望而相信有错误的结论,或错误过程导致的结论。
这类似《Kalama Sutta》提到的十个原则。所以“信”是一种知见上的问题,是能不能彻底了解并证实某个见解,而没有相信与不相信的问题。但是凡夫俗子,并不像佛陀一样拥有彻底了解事件真相的智慧,也并非解脱的阿罗汉,或是证入预流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抱着某种法门(理念)可行,去实践那种法门,然后看看是否可以解脱烦恼(或解决某些疑难),如果不能,就要检讨是否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若没有那可能才是法门或者见解上的问题。这样的话,这又表现了“相信”和“不相信”,但这是在知见尚未完全完善建立起来的时候发生。因此《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在知见尚未完全完善建立起来的时候,秉着一颗向上向善的心,“相信”是必须的。
佛法是对有知见的人说的,对有知见的人来说,在还没了解之前,叫自己不疑惑,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听法就要去除心已有之“我见”,好像一个茶杯,没有清空掉留在杯里的茶,就不能装新的茶。故导师说:“信是什么?‘心净为信’,内心纯洁,不预存一些主观与私见,惟是一片纯洁无疵的心情。”但这是不是说就要放弃或者遗弃之前所学、所产生的见解?不是的,而是让那些见解不变成自己接受新知的障碍,就如《筏喻经》里面,要渡河的木筏,在渡河后不需要继续背负在身上,变成自己的负担,反而阻碍了前进的速度。
在得到新知后,重新审视和整理,去芜存菁,才能对“正见”有进一步的体证,才能有所进步。反之,佛说:「凡执着凡一事(或见解)而藐视其它事物(见解)为卑劣,智者叫这个做桎梏(缠缚)」(阿迦曼尊者《菡萏逸香》1),那就不会进步。
净信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正见,见法的目的是到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涅盘。
因此,不管相信还是不相信,佛教的“相信”永远是知见的问题2。正如做实验的假定(hypothesis),不是要不要相信这个假设的问题,而是用实验结果来证明这个假设对不对,同时对人类有什么用处。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第十六章也提到:信心是“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即深刻信解而又愿求实现的净心——这等于八正道的正见、正志。而暂时不能证实,但先相信只是一种方便,最终我们还是要通过闻、思、修来得到闻慧、思慧和修慧来确认和完善知见,以获得正见与导向涅盘。
这类似《Kalama Sutta》提到的十个原则。所以“信”是一种知见上的问题,是能不能彻底了解并证实某个见解,而没有相信与不相信的问题。但是凡夫俗子,并不像佛陀一样拥有彻底了解事件真相的智慧,也并非解脱的阿罗汉,或是证入预流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抱着某种法门(理念)可行,去实践那种法门,然后看看是否可以解脱烦恼(或解决某些疑难),如果不能,就要检讨是否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若没有那可能才是法门或者见解上的问题。这样的话,这又表现了“相信”和“不相信”,但这是在知见尚未完全完善建立起来的时候发生。因此《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在知见尚未完全完善建立起来的时候,秉着一颗向上向善的心,“相信”是必须的。
佛法是对有知见的人说的,对有知见的人来说,在还没了解之前,叫自己不疑惑,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听法就要去除心已有之“我见”,好像一个茶杯,没有清空掉留在杯里的茶,就不能装新的茶。故导师说:“信是什么?‘心净为信’,内心纯洁,不预存一些主观与私见,惟是一片纯洁无疵的心情。”但这是不是说就要放弃或者遗弃之前所学、所产生的见解?不是的,而是让那些见解不变成自己接受新知的障碍,就如《筏喻经》里面,要渡河的木筏,在渡河后不需要继续背负在身上,变成自己的负担,反而阻碍了前进的速度。
在得到新知后,重新审视和整理,去芜存菁,才能对“正见”有进一步的体证,才能有所进步。反之,佛说:「凡执着凡一事(或见解)而藐视其它事物(见解)为卑劣,智者叫这个做桎梏(缠缚)」(阿迦曼尊者《菡萏逸香》1),那就不会进步。
净信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正见,见法的目的是到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涅盘。
因此,不管相信还是不相信,佛教的“相信”永远是知见的问题2。正如做实验的假定(hypothesis),不是要不要相信这个假设的问题,而是用实验结果来证明这个假设对不对,同时对人类有什么用处。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第十六章也提到:信心是“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即深刻信解而又愿求实现的净心——这等于八正道的正见、正志。而暂时不能证实,但先相信只是一种方便,最终我们还是要通过闻、思、修来得到闻慧、思慧和修慧来确认和完善知见,以获得正见与导向涅盘。
(图片摘自blog.hjenglish.com)
读印顺导师《佛法概论》随笔
注:
1. 《菡萏逸香》 〖泰国 阿迦曼尊者讲 曾银湖译〗可以到http://www.dhamma.org.cn/index7-others.html下载
2. 《净信与知见》,摘录如下:
据佛的教诲,疑是五盖(五盖为:1。贪欲 2。瞋恚3。睡眠 4。掉举 5。疑)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不得如实见到真理,并能障碍一切进步。疑却不是一种罪恶,因为在佛教裹没有盲信这一条。事实上,佛教裹根本就没有其它宗教中所谓罪的观念。一切恶法的根本是无明与邪见。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定,就不可能有进步。但同样不可否认的,在没有确实明暸之前,疑是一定存在的。可是想求进步,就绝对必须袪除疑惑,又必须确实明了。
叫人不怀疑,叫人必须要信,是没有道理的。仅仅说一声「我相信」,并不能表示你己有了知与见。一个学生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到了某一阶段,他不知道该怎样演算下去。这时他就生起疑虑与惶惑。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进步。想进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须解除疑惑。而解除疑惑的门径很多。仅靠说一声「我相信」或是「我不怀疑」,并不能解决问题。强迫自己去相信与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 - -毋宁说是盲信- - -上的。但是在佛教里,重点却在「见」、「知」与「了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的。巴利文佛典里有一个字 sad-dha(梵文 sraddha),一般都译作「信」或「相信」 。但是 sa-ddha 并不是单纯的「信」,而是由确知而生之坚心。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经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来说,saddha 确含有若干「信」的成份。那是指对佛、法、僧的虔敬而言的。
根据公元四世纪顷的大佛教哲学家无着的说法,信有三种形态:(一)完全而坚定的确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见功德生宁静的喜悦,(三)欲达成某一目的的深愿。
不论怎样解释,多数宗教所了解的信(相信),都与佛教极少关涉。
一般「相信」之所以产生,全在无「见」;这包括一切见的意义在内。一旦见了,相信的问题即告消失。如果我告诉你:我握紧的掌中有一颗宝石,这就产生了信不信的问题,因为你看不见。但是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看这宝石,你亲见之后,相信的问题就无从产生了。因此,在古佛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悟时如睹掌中珍(或作庵摩罗果)。」
佛有一位叫做谟尸罗的弟子。他告诉另外一比丘说:「沙卫陀同修啊!不靠礼拜、信(相信) ,没有贪喜偏爱,不听耳食之言及传说,不考虑表面的理由,不耽于揣测的臆见,我确知、明见、生的止息即是涅盘。
佛又说:「比丘们啊!我说离垢袪染,是对有知有见的人说的,不是对无知无见的人说的啊!」
佛教的信永远是个知见的问题,不是相信的问题。佛的教诫曾被形容为 ehipasika,就是请你自己「来看」,而不是来相信。
叫人不怀疑,叫人必须要信,是没有道理的。仅仅说一声「我相信」,并不能表示你己有了知与见。一个学生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到了某一阶段,他不知道该怎样演算下去。这时他就生起疑虑与惶惑。只要此疑不除,他就不能进步。想进一步演算下去,他就必须解除疑惑。而解除疑惑的门径很多。仅靠说一声「我相信」或是「我不怀疑」,并不能解决问题。强迫自己去相信与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 - -毋宁说是盲信- - -上的。但是在佛教里,重点却在「见」、「知」与「了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的。巴利文佛典里有一个字 sad-dha(梵文 sraddha),一般都译作「信」或「相信」 。但是 sa-ddha 并不是单纯的「信」,而是由确知而生之坚心。只是在通俗佛教以及在经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来说,saddha 确含有若干「信」的成份。那是指对佛、法、僧的虔敬而言的。
根据公元四世纪顷的大佛教哲学家无着的说法,信有三种形态:(一)完全而坚定的确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见功德生宁静的喜悦,(三)欲达成某一目的的深愿。
不论怎样解释,多数宗教所了解的信(相信),都与佛教极少关涉。
一般「相信」之所以产生,全在无「见」;这包括一切见的意义在内。一旦见了,相信的问题即告消失。如果我告诉你:我握紧的掌中有一颗宝石,这就产生了信不信的问题,因为你看不见。但是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看这宝石,你亲见之后,相信的问题就无从产生了。因此,在古佛典中有这样一句话:「悟时如睹掌中珍(或作庵摩罗果)。」
佛有一位叫做谟尸罗的弟子。他告诉另外一比丘说:「沙卫陀同修啊!不靠礼拜、信(相信) ,没有贪喜偏爱,不听耳食之言及传说,不考虑表面的理由,不耽于揣测的臆见,我确知、明见、生的止息即是涅盘。
佛又说:「比丘们啊!我说离垢袪染,是对有知有见的人说的,不是对无知无见的人说的啊!」
佛教的信永远是个知见的问题,不是相信的问题。佛的教诫曾被形容为 ehipasika,就是请你自己「来看」,而不是来相信。
在佛典里,说到证入真理的人,到处都用「得净法眼」一词。又如「他已见道、得道、知道,深入实相,尽袪疑惑,意志坚定,不复动摇。」「以正智慧如实知见。」谈到他自己的悟道时,佛说:「眼睛生出来了,智慧生出来了,善巧生出来了,光明生出来了」。佛教里一向是智慧得正见,而不是由盲信而生信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