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4日至29日,香港荃湾西方寺举办「首届传授三坛大戒 暨在家菩萨戒」大会,获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中联办 及香港佛教界之支持,戒子来自国内十三省及东南亚各地, 共百多人圆满受戒 |
六年后,1925年秋天,大屿山宝莲禅寺开办秋期传戒;至1927年,凌云寺与宝莲禅寺,合办春、秋二季的传戒法会。香港佛教传戒法会,自凌云寺展开至宝莲禅寺,自兹以来,直至今日,从未间断(除香港沦陷期间外)。
大屿山宝莲禅寺天坛大佛 |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融秋法师于内地来港,初到大埔梅修精舍打佛七。后因与筏可、茂峰时相往来,时茂峰法师正兴办位于荃湾老围的东普陀讲寺,融秋法师以此因缘觅得荃湾芙蓉山现址兴建寺院,并得弟子茂清、茂常协助。建寺时期,法师亲率弟子,胼手胝足,开山擘石,三年不倒单,历尽艰辛。初时仅筑茅屋二三,后经各方助力,兴建浮屠宝殿及两厢宿舍。1932年,浮屠殿落成,定名「竹林禅院」,即作首次传戒之举。大战期间,香港沦陷。融秋法师率弟子辟土耕种,自给自足,勉度时艰。重光后,法师悲心恳切,先后两次为阵亡将士兴行水陆法会超荐。1949年,僧侣避乱南下,法师乃大开方便门,来者不拒,招待食宿。
荃湾芙蓉山竹林禅院 |
融秋法师素愿为竹林禅院创建一壮观庄严之大雄宝殿,以广容信众,礼佛诵经。大殿于1975年奠基兴建。惟法师为法忘身,劳瘁过甚,于1976年舍报西归。其徒众恪遵遗命,经过六年时间,完成各项工程,并于1982年落成开光。当时为香港最大的寺院。(竹林禅院现任住持为意超长老。)
(2009年4月4日至29日,香港荃湾西方寺举办「首届传授三坛大戒暨 在家菩萨戒」大会,获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中联办及香港 佛教界之支持,戒子来自国内十三省及东南亚各地,共百多人圆满受戒。) |
二、早期的香港佛教──茅蓬修行与农禅生活
据佛教研究史家记述,早期香港佛教的重心集中于大屿山。最早的静修茅蓬,首推「鹿湖精舍」;「鹿湖精舍」创建于清代光绪年九年(公元1883年),原是道教仙院「丹霞窀」(勒石原碑文),门联上之「天涯净土」,显示出当时大屿山仍属蛮荒边地,地处天之涯,海之角。
宣统二年(公元1909年),释果修法师在昂平高原,结茅蓬,名为「普明禅院」,成为昂平的开山茅蓬(注5)。同年,有叶善开女士,在姜山建「蓬瀛古洞」,又名「静室之家」,是姜山的开山静室,即今天的「观音寺」。上述是大屿山三间最早的茅蓬。之后,一呼百应,群蓬兴起。自此,国内南北,到大屿山结蓬清修者,相继不绝;山上先后建立的茅蓬,静室凡七十五间(注6)。可称为「大屿山茅蓬群」。
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佛教修道者,以山居清修为乐,在山林之间,建起了一个又个的「小茅蓬」、「小静室」,过着简朴、清淡的农禅生活。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屿山茅蓬群之风,可谓盛极一时;与此同时,在新界的荃湾、屯门、元朗、粉岭、沙田等地,也有若干寺院和静室,如静庐(即现在的观宗寺)、普宁洞(即现在的般若精舍)、慈航净院等静室先后创立。大屿山茅蓬群所开拓的是「结蓬」清修的形式,因而成为早期香港佛教的普遍特色。
在上述所有众多茅蓬、静室中,以有十方道场之称的「大茅蓬」最为著名,它就是今日地处大屿山昂平的宝莲禅寺的前身。
「大茅蓬」位于凤凰山与弥勒山之间。创建者为:大悦、顿修、悦明三位禅师(注7), 当年他们初到香港,见昂平高山平地,四面高山围绝绕,气势磅礡,灵气馥郁,堪为十方道场,于是删蔓草、除荆蓁,先筑小屋,继而盖大茅蓬种山蔬、置法器,开 单接众。十方僧人到此,分甘同味,一粒同餐,同耕同修,创立禅门规范,开启香港佛教农禅生活。香港佛教由此道接千载,汇契中原佛教主流,百丈丛林精神。
宝莲禅寺 |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纪修和尚由镇江金山寺,应邀出任「大茅蓬」第一代住持,从此改名为「宝莲禅寺」,首建大木屋,用作禅堂,一切清规仪制,全部依照镇江金山寺轨范。纪修和尚堪称「登高一呼,群山响应」(注8),「大茅蓬」因而宗风远播,内地僧众纷纷慕名前来,当地许多「小茅蓬」亦来靠拢,渐渐形成了以「宝莲禅寺」为中心,以农禅生活为特征的香港早期佛教。
(未完待续)
注释:
注5:民国四年三月(1915)年,普明禅院改建为石屋,详阅释慧明《大屿山志》,1956)。
注6:永明法师《香港佛教与佛寺》43页「战前大屿山茅蓬静室」一览表。)
注7:详阅释慧明《大屿山志》,1958;45-47页。
注8:详阅释慧明《大屿山志》,1958;45-47页。
作者:宽运法师
別人的天壇大佛就厲害。不像我們的觀音,被鳥籠關住了~
回复删除还有一绝,如果你驾车远远望去,观音像还会被柱子遮住了脸孔。这都要怪许子根,怎么搞出个鸟笼出来,还自诩自己是佛教徒。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