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香港佛教之起源及早期发展史略(一)

香港荃湾西方寺

前言

佛教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佛教在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时期,其教理影响及于中国文化、艺术、哲学和历史各方面;佛教信仰深入民间,与中国传统祖先信奉思想密不可分。

香港佛教是从中国传入的,所以与中国传统信仰一脉相承,成为香港市民的主要宗教。根据历史数据显示,香港佛教的发祥地,在于屯门青山一带;而佛教在香港的早期发展,大致可分为两大时期:大屿山茅蓬修行时期,及从「山居佛教」迈向「城市佛教」时期。其中从二十世纪初到九十年代初,香港佛教又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兹分述如下。

一、香港佛教之发祥地──三大古剎

由于香港的地理环境,历来皆为中外往来人士及船舶的交通要点,这促使佛教早于刘宋(公元317-420年)时期经已传入香港。根据近代学者的考证,屯门和青山是古时从波斯、阿拉伯,以至印度与中南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地进入广州内陆必经之地,故佛教经海路传入中国,亦应以此路为最早。

位于屯门及元朗的杯渡寺、灵渡寺及凌云寺合称「香港三大古剎 」(注1),是香港佛教发展之根源标志。

相传,公元317年至420年间(即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刘宋元嘉年间),一位法力高深、多行神迹的印度高僧,杯渡禅师来到东莞所辖的屯门,驻锡于青山。据嘉庆本《新安县志》记载:「海上胜景也,昔刘宋杯渡禅师驻于此因名。」《柬莞县志》亦记载:「广州图径,杯渡之山,在柬莞屯门,界三百八十里。耆旧相传,昔日杯渡师来居屯门。因以为名。」历史上曾因杯渡禅师驻于香港的新界青山,而被称为「杯渡山」。正是杯渡禅师、开创了古新安县境即东莞一带的佛教之风。由此,香港佛教发祥于屯门青山。

据梁.慧皎法师《高僧传》记述,南北朝刘宋年间的杯渡禅有神异奇力,当时的人不知其姓名,但因常乘大木杯渡河,「无假风棹,轻疾如飞,俄而度岸」(注2),故称杯渡禅师。早先居留建康,初见冀州,后浮木于水、抵京。南行屯门出海后,再无返回。杯渡禅师曾以佛咒治愈久病的老妇;一夜间为佛教徒存储大量食粮;还喻言过灾年的发生,劝人行善消灾。杯渡禅师,出没无常,淡泊自甘,行踪飘忽,慈悲济世,深为后世景仰。后人为了纪念杯渡禅师,于是兴建了杯渡寺,成为香港第一间佛寺(始建于1926年)(注3),即现在的青山禅院(青山寺)。

青山禅院

今日的青山禅院仍保留着旧时风貌,山门前的对联:「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云水绕青山」,生动描述了早期佛寺的古雅雄浑,也印证东莞地方县志所述的史实。在青山山腰上,至今仍有杯渡寺、杯渡岩及杯渡禅师的石像。

新界元朗厦村,另有一座灵渡寺(建于1927年),也是因杯渡禅师驻锡此地而修建。据《新安县志.山水略》所载:「灵渡山在县南三十里,与杯渡山对峙,旧有杯渡井,亦禅师卓锡处。」灵渡寺至今仍然存在,位于元朗厦村,过去在唐、宋两个朝代都曾重修,而最近一次的重建开光是在2003年(注4)。「杯渡寺」和「灵渡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与香港文化共沧海、共桑田,既是香港佛寺的历史源头,同时也是香港文明的发源地,可以说是香港文化的如实见证者。



香港佛教历史虽可追溯到南北朝,但有据可考的佛寺,则要回溯到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至1398年)。在新界的锦田观音山麓,望族邓洪仪长子邓钦,为庶母黄氏奉佛静修,建有「凌云静室」。宣德年间(公元1426至1435年)正式建寺。其后历代皆有重建。清朝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涤尘法师重修「凌云静室」,易名为「凌云寺」。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圆光法师;光绪廿五年(公元1899年)净圆法师,曾先后卓锡于此。之后,无人住持,荒废倾颓。归乡绅邓伯球管理;邓伯球将静室辟为别墅,作休憩之所。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妙参法师来港,游览锦田观音山,深感山势雄伟,灵气钟郁;遂接受当地佛教徒之邀请,毅然允诺重建凌云寺,并说服邓伯球信奉佛教,捐出附近的土地,于是将朽屋修葺一新,成为弘扬佛法的早期道场。后来1917年,于寺侧增建首间禅堂,成立「女丛林」制度,年末接纳尼众挂单修学,成为香港开埠七十年来,第一间十方女丛林。其后,1925年大屿山宝莲禅寺;1936年,九龙志莲净苑;相继创立,成为十方丛林。

1919年春,凌云寺内地藏殿落成,寺旁之圆通寺亦建成。诸山长老会聚凌云寺,开坛传戒。香港佛教「传戒法会」由此开始。

注释

注1:萧国健《香港之三大古剎》,香港显朝书室,1977年。
注2: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神异下.杯渡传〉。
注3:叶文意〈香港早期之佛教发展〉辑于《法相学会集刊》1992年第三辑。
注4:厦村乡乡事委员会:《灵渡寺重修开光纪念特刊》(2003年1月9日)。

(未完待续)

作者:宽运法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