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

反对让马来文成为国民型小学的教学媒介语

根据《独立新闻在线》报导,巫统妇女组要求让马来文成为所有学校的教学媒介语,并说巫统妇女组当教育部后盾。
巫统妇女组代表诺哈雅蒂认为,在我国独立了50多年后,再继续让国民型华文小学和淡米尔小学以母语为媒介语是件奇怪的事,“若部长需要政治意愿,需要妇女组建议,让我们支持教育部长慕尤丁恢复社会契约的精神,将马来文成为学校的教学媒介语,以便达到一个马来西亚。”

摘自《独立新闻在线》
这不是新鲜的事情了,几乎每一次巫统大会都会有类似的言论出现。华社必须小心翼翼,团结起来,并必须成为教育部的后盾,以便捍卫教育部继续保持国民型小学以华语和淡米尔语作为教学媒介语。
诺哈雅蒂也建议,华小和淡小必须允许不同种族的教师到该学校教导,截至今年六月的数据,全国共有7695学校,其中5881是国民小学、1291间华小为以及 523间淡小,但是仅有2945马来老师在华小和淡小教学,平均只有两名老师,但是在国民小学却有3万3770非马来人老师,平均每间学校六人。

“若老师也不能交流,学生会怎样?反之,在国民小学经常为非马来人老师敞开大门,他们可以做出贡献。”

她因此建议教师的交融计划以便巩固彼此的团结。

摘自《独立新闻在线》
我认为她的建议可行,但是被派去华小的非华裔教师必须要有SPM华文文凭(至少及格)以及能说流利的华语(而不是只会简单几句话用来的沟通而已)。这是因为华小的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华文及华语水准才能很好的执行任务,例如上课使用正确的华语来传达讯息,以便学生容易吸收,以加强教学效果;校内开会时使用华语等。这就好像国小(所有源流学校的教师都一样)的教师必须有SPM国文及格那样,而华小则必须多一项,就是至少有SPM华文及格的资格才行。

不同于国小,华小不只是教授华文而已,而且还负起传授中华文化的重任。因此,以华文为第一语文教学的华小和以华文为第二语文教学的国小有很大不同。例如英文来说,以第二语言教学的效果,就是学生只会用英语来沟通和学习,而不会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对英文文学例如莎士比亚文集等产生兴趣,或者能力不足以去深入理解英语文化。如果华小用马来文授课,华文课肯定会逐渐变成第二语文教学,以便和国小统一,那渐渐地华人再也没有能力去传承中华文化,最后像印尼华人那样被同化了,可能甚至连华语也不会讲了。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据说今年教育部录取了一批大约两百多人的非华裔国语和英语教师,目的是被派来华校执教。有了第一次必然有第二次,然后在国小多余的师资都会被派到华校,然后华小逐渐变质。我们必须大力反对巫统以国民团结的幌子来剥夺非马来人学习母语的权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